能同经闻

主页 > 动态 >

合作创新效率高,上海这样打通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发展平台

  如何引导大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畅通要素流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举行“瞰见”对话科创人物系列论坛,邀请多位科创人物共同探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机制建设与企业实践。
 

  “对于企业来讲,参与融通创新就是要实施开放式创新范式。”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管理科学系副教授王安宇分析说。近年来,人工、原料等创新要素价格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大企业面临着被两头挤压的窘境。在此产业背景下,不少大企业开始抛弃封闭式创新范式,把目光转向外部、打造开放式创新体系。同时,中小科技企业遍布各个产业角落,更接近边缘客户和非客户,往往能更敏锐地捕捉到缝隙市场的机会,决策灵活性使其能更快速地进行研发以获取某项核心技术,但却缺乏创新的资本,这是大中小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的契机。

  但引导大中小企业合作必然存在许多障碍。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负责人黄丽宏介绍“大企业希望找到更多的小企业对接,纳入自己创新战略的版图当中,小企业也希望获得大企业的头部资源支持,但是又希望保持自己的知识产权或者公司发展的独立。”为此,科创中心将搭建大中小企业的融通创新平台,形成围绕技术和产业链的供需对接平台,并计划在今年推进大约50家央企、国企和上市企业等大企业与超过1000家中小企业,形成大手拉小手融通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在政策和机构的扶持下,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建立了开放式创新中心。亚马逊云科技大企业融合创新负责人蔡爽和现代汽车集团创新中心总经理杨萍分享了企业融通创新的经验。蔡爽提到,比较理想的大企业创新方式是,大企业内部首先满足领导支持及创业负责人或加速器这两个先决条件,其次树立内部创新文化、梳理创新业务需求、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创新模式,最后进行项目的执行。
 

  对于初创企业,蔡爽给出了四点建议:公司数据科学家必须业务化;利用平台资源,从应用层满足大企业需求;拥有足够耐心,首先进行创新业务的突破;注重数据和算法所有权的保护。初创企业的代表,竹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孙彬认为,创业公司在跟大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需要进一步适配双方需求,更健康的方法是头部企业和头部产业合并,实现强强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