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从业23年的老保险,服务过近3000个客户,大小赔案经历过30+个,至少挽救过3个绝望的家庭。干过外勤,也干过内勤。下面我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好多人认为,保险公司就是两大不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其实,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可能吗?事实上,遇到申请理赔,最希望能够顺利赔出去的就是保险公司,都知道口碑的重要性,保险公司难道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吗?不是的,看看公益事业中,保险公司是最积极的就知道,公司是非常注重自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那些说保险公司就是靠拒赔来赢利从而登顶世界500强的人,我简直无力吐槽,和他们辩论这样的问题,感觉会拉低自己的智商,他们可能对世界500强有什么误解,光保险公司拒赔的那点钱,可能还不够保险公司一年的广告费用,这点儿钱就可以登顶世界500强?
从2019年国内人寿保险公司的年度经营报告,我们知道2019年的国内保险获赔率并不低,达到了98.17%。也就是说,100个理赔申请约2人不到被拒赔,剩下98个人都是获得赔付的。
一、确实有一小撮人见利忘义、见钱眼开,歪曲夸大保险责任的人。这样的人,各行各业都有,保险公司也无法幸免,一颗老鼠屎往往就坏了一锅粥,这些人采用欺骗,误导的方式销售保险,有些已经触犯法律,因此给人们留下恶劣印象,给保险行业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二、个别保险公司确实存在条款中的“坑”,令人防不胜防,引起大众厌恶反感。例如某些车险中限定,车主就是驾驶员,如果车子是其他人在开,哪怕是配偶在开,出了车祸,保险公司会以不是“车主在开”为由而拒赔。这种条款让人防不胜防,看起来保费很便宜,其实保障范围被限制得很窄。
在某些重疾险当中其实也存在有这样的隐形的坑,虽然重疾的种类多达150种,甚至达到160种,看上去种类很齐全,但是在给付条件上却设计得非常苛刻。
例如规定住院治疗多长时间;必须使用了某种特定的治疗方法;在某种治疗方法上还有治疗次数的要求...因此,即便医院已经确诊客户罹患了某种大病,但是因为不符合给付条件,保险公司还是会因此拒赔。
以上都是保险公司为了让利率设定,符合其预期的利率,而让精算师有意设计出来的,这让踩坑被拒赔的客户非常反感甚至愤怒——毕竟有些坑,就算是专业代理人都未见得一下就看的出来,何况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客户。这样的公司只能说有小聪明,但是缺乏大智慧。好在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善,银保监会也在提醒保险公司不要挖这样的坑。
我每年一定会遇到3~4个想通过我来骗保的人。我也亲眼目睹过在郊县,那些因为骗保被发现后遭到拒赔,拉了几车人在保险公司疯狂打砸,威胁公司员工生命安全的客户,报警都没有用。保险公司最后为了能在当地郊县顺利开展业务,不得已赔钱给他们的事情。好在现在这种情况已大有改善,跟我们的法治力度进步有很大关系。
这些骗保的人,他们身体已经病了,才会想到通过骗保的方式来获得保障。这是一种扭曲的观念,既然不相信保险,坚决不买保险,为什么在病了之后,又想方设法想通过骗保的方式来获得保障呢?
这些骗保人一旦被保险公司发现,被拒赔之后,他们往往不思己过,而是怀恨在心,成为了保险公司的铁杆黑粉,他们在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中随时随地的,始终如一的坚持黑保险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群也在不断扩大,从92年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到现在快30年了,这个骗保被发现的群体不断壮大,已经成了不可小觑的一股宣传力量。
关键是由于他们的宣传对象一般都是自己的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等等,因此人们一般不会去考察骗保人所说内容的真实性,或者就算知道他们是骗保被发现了,也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谁让保险公司那么有钱呢,骗点钱花花怎么了?
四、社会感染,这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短时间内个人的情绪和行为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呈现爆发式传递现象,引起所谓社会热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更喜欢关注一些负面的消息和新闻。中国有句老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就很符合人们对坏事的预期心理。
例如今天新闻中有两条内容:一.我国今年夏粮又获得丰收;二.18岁少女失联。毫无疑问,人们对第二条,也就是少女失联的新闻会更加关注。而夏粮丰收的新闻估计很多人会根本没有印象。
人们喜欢关注负面新闻,而且喜欢以弱者心态代入,这极易形成网络暴力,导致保险公司百口莫辩,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才是真实弱势的一方。
有业绩就是宝,没有业绩就是草。独自肩扛公司大旗,在市场上拼搏,小心翼翼的维护着公司的信誉,开单就有收入,没有开单就意味着没有收入。没有底薪、没有医疗、没有养老。《劳动法》提供给劳动者的保障,在保险代理合同中都完全没有。
压力奇大,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而且,主动上门推销的方式极易惹人反感,导致社会地位低下。因此这个行业淘汰率高达70%左右,这也是保险公司一直持续不断增员的原因。离开这个行业的人,大多对这个行业也没啥好印象,往往留下的一句话就是:残酷。
其中,第三点和第四点才是保险公司现在口碑低下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黑保险的人说出来的话,被人们以讹传讹的放大了,就像政治正确一样——骂保险公司肯定没错。还很容易获得大家的共同认可。
但是诡异的是,尽管保险口碑很差,可是每年的保费依然是不断上涨的,(国内寿险公司2019年保费收入2.96万亿元,同比增长12.82%,其中新单保费收入1.29万亿,同比增长10.10%,在总业务中的占比为43.38%。)这足以说明,买的人还是越来越多,因为获赔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是不会被保险黑子误导的。
其实仔细看看,身边黑保险的人,有几个是被保险公司拒赔的人呢?绝大部分是听信谣言,以讹传讹——要就是朋友说的,要就是听别人说的,可是自己却并没有经历过。
《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2006—2010)》给出了25种重大疾病各年龄的经验发生率,结合《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中的各年龄人口死亡率、各年龄重疾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可以推算出,人的一生得大病的概率为72.18%。事实上,人活得越长,这个比例越大,无限接近于100%。
现在能寿终正寝的老人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老人都是因为大病离世。我父亲80岁因为直肠癌去世,我母亲83岁因为脑中风去世。只要我们注意一下身边,就不难发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甚至是两个得大病的老人卧病在床,需要我们去照料。还有更多的老人是因为大病离世。
现在大病三高一低的趋势,分别是,发病率高,治愈率高,治愈费用高,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今天就看到一则新闻,8岁的女孩,竟然发现是肺癌晚期。实在是太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了。
我23年的从业经历中,至少挽救了3个绝望的家庭,其中一个印象最深刻的是2000年一个肝癌的赔付案例。
客户是一个木匠,97年我对门邻居结婚,请了客户来做家具。那时候结婚还是时兴自己请人做家具,不像现在都是到家具城去购买现成的家具。我跟他闲聊的时候,触发了他的保险意识,于是买了3份中国人寿的重大疾病保险,当时保费应该是2千块钱不到。印象深刻的是,他老婆当时极力阻止他购买,但是他很强势,坚持自己买下了这份保险。
2000年,他因为腹部不适,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是肝癌晚期。人的精神支柱一倒下,看着就像一片秋天的树叶一样枯黄。从确诊住院到最终去世只过了短短的48天。他的老婆在他住院之后,带着保单到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公司到医院核实之后,之后的操作非常人性。
原本条款规定,确诊即可获得2倍保额的给付,最后身故还可获得一倍保额的给付,也就是总共可以给付3倍的保额。公司在了解到病人恐不久于人世之后,一次性给付了3倍的保额也就是9万元现金。客户的老婆带着两个孩子跪在我面前,要孩子磕头谢我。我拦住了他们,告诉他们不要谢我,要谢就谢你的老公,孩子的爸爸,他是真的爱你们啊!
那是2000年,9万元现金还是比较值钱的。在农村,一个寡妇带两个孩子,如果没有这9万元现金帮她救急,她的日子该过得多么的辛苦。
现在,去各大医院看看,越是大医院,越是人满为患,仔细观察一下,总能发现每天都有人因为无钱治病,放弃治疗,离开医院。
国家虽然花大力气,通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终于使得医保全民覆盖。但是社保医疗只能简单的保,对于一些小病小灾,可以起到不错的保障作用,但是一旦遇到大病,依然是杯水车薪,保障乏力。此时,商业保险的保障力度就凸显出来。
银保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赔付支出1.2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和10%。
截止到2018年底,中国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8.3万亿元,较2018年初增加了9.5%。(来源:新华社)
由于暂时没有找到2019年的数据,这是2018年的数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保险赔付支出帮助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度过了灭顶之灾。
综上,我认为这种“只有社保和车险值得买”的观念是错误的,是被严重误导的一种错误观念。人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的资产,保护自己的家庭,在经济能力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科学合理的为自己配置好人身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