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通货论的提出
管理通货论是由凯思斯提出的,是通过国家对通货的宏观管理以实现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资产阶级货币理论。
管理通货论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
通过银行的贴现率和利息率来调整通货。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降低贴现率,促使一般银行向中央银f借款。这样,一般银行不但可以不抽回对私人企业的贷款,而且可以扩大对私人企业的贷款。贷款的扩大增加了货币流通量,从而降低了利息率,促进了企业的投资,增加了总收入,扩大了总需求。
通过全开市场来调节通货。在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市场银根吃紧,物价下跌,生产呈现萎缩,中央银行5以收买大量证券,投放出大量资金,以增加市场通货使利息率下降,借以扶植产业发展,扩大总需求量
通过银行准备金来调节通货。中央银行可在法月权限内,降低一般银行的贷款准备金和存款准备金,以增强一般银行的货币投放量,调节通货。所有这些细节,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有效需求,刺激消费和投资,从而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量增加,以稳定经济,消除经济危机。
管理通货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贷币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两部主要著作《货币论》和《通论》之中。在《货币论》中,他论证了银行体系对经济进行控制的可能性。凯思斯认为,银行体系有双重的调节权力和功能。银行一方面通过向生产者提供生产所需的贷款,支配营运资本资金的供应和工业流通需用的流通现金;另一方面则通过直接投资和对证券交易提供贷款,支配决定证券价格的资金供应量和储蓄存款量。这样,银行体系就可对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投资率发生影响;而如果银行体系能控制本期投资的价值和数量,就能控制物价水平。
在《通论》中,凯思斯把利率看成是一种货币现象。它是由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决定的,货币的需求方面主要是由流动性偏好,特别是由投机动机所左有的;货币的供给方面主要是由银行,特别是中央银行变动货币数量所决定的。相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是外生政策变量。他认为,在经济萧条,存在非自愿失业时,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对增加就业有一定作用。因为增加贷币的供给会产生在当前利率下的超额货币供给,即使得货币的供给大于对货币的需求,这会导致对证券相应的超额需求,并使证券价格拾高,结果便利率降低。
贷币供应量的状况不仅影响利率,也影响物价。凯思斯把货币需要量的增加对物价的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货币数量增加之后,最先不是用在交易或预防的贷币需求上,而是首先满足对货币的投机需求。由于投机动机对利息率的敏感性,就使利率下降,在当时的资本边际效率之下,刺激企业家对新投资的兴越,因而投资方面的有效需求增加,结果就业、收入增加。第二阶段,国民收入增加,反而需要更多的用于交易和预防的货币来满足交易的需求,这就引起物价上涨。需求增加虽使物价升高,但供给增加又使价格下降,结果在需求和供给达到均衡状态时,物价不会随着贷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增加。
凯恩斯主张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赞和投资,从而使就业量和国民收入量增加,以稳定经济,消除经济危机。凯恩斯的这种政策主张,在20世纪韧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总危机后,被各国相继采用。虽然实践表明,它确实刺激和加快了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避免了大的经济萧条危机,但也带来了自己的副产品一通货膨胀。到目前为止,这种政策主张的后遗症更严重,表现为经济停滞与通贷膨胀的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