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风口前瞩:奥赛康解禁股票数量,股票解禁前的几种走势

更新时间:2021-07-29 21:48:21

  1:下个月股票解禁的公司有多少? 还有多少公司未解禁?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公司几乎没有一家的股票完全可以上市交易的.虽然股改以经基本完成不过大股东的股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可以上市交易.
以下网上粘贴的请参考;
第一,高层意图通过改变供求来降温市场。实际上,站在监管层的角度来看,目前希望尽量通过市场化
调控的手段来给市场降温。比如近期加大国企大盘股的发行速度和暂缓基金发行审批等,都表明管理层试图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调节市场。这样做一是可以淡化政策市的痕迹,另外一方面则避免激烈的政策导致市场暴跌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应该说在十月中旬之前,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市场供应量改变供求关系,是目前管理层最主要的政策选择之一。在这其中,除加快大盘国企股的发行速度外,适当加快部分非流通股减持速度也是政策的可行选择之一。所以从政策层面上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大非减持有加速的大背景和可能。
第二,大股东也愿意高位减持来保证其利益。第四季度解禁股的数量将达到176.4亿股,解禁市值约为2989.1亿元,其中以10月合计解禁市值约为2003.2亿元。第四季度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17家,其中中国石化、民生银行解禁股数量最多,均超过45亿股。这么大量的非流通股解禁,会不会导致实质性的抛售压力呢我们认为,考虑到目前非流通股解禁的份额越来越多,一方面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部分大股东减持带动其他大股东减持的连锁反应;另外一方面,目前两市的整体估值已经不便宜,尤其对部分不具备资产注入潜力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资产质量的改善空间有限,大股东的持股和控股意图可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强烈的减持意图。
第三,大非法人股减持安排透漏部分国资委意图。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使大非已经超过解禁期但是一般大股东也难以擅自减持,这是和目前中国国有资产控制权的特殊情况密切相关的。即目前的大股东减持,一方面是要过解禁期,另外一方面则是必须要国资委的审批通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实际上控制了大股东非流通股减持的最后一道闸门,是决定大非减持的关键所在。而最近有消息传出,国资委有意安排部分大蓝筹的非流通法人股解禁后的减持。无独有偶的是,市场近期频繁的传出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达成统一,新发增发国有股强制将减持一成划拨给社保基金,甚至可能授意社保基金高点抛售部分股票。这是完全的空穴来风,还是管理层刻意放出的消息试探市场反映呢实际上,国资委等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恐怕也乐意在合适的位置高价减持部分国有股。
从目前来看,第四季度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中,中国石化、民生银行解禁股数量最多,均超过45亿股。而这两只个股近期的走势也普遍较强。从其他解禁数量较大的股票,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解禁股上涨态势明显,这些解禁数量较多的公司,多数在最近两三个月股价连续攀升,估值已经不低,解禁股中也不乏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所持有的股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实际上本栏目以前文章也曾提到过,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大股东本身也愿意在一个相对有利的价格上抛售。
我们认为,近期的非流通股解禁和以前有所不同。近期的解禁公司集中、数量较多,并且部分大蓝筹的大非开始解禁,加上国资委等部门对大股东减持有放行的意图,这意味着很可能开始进入一个非流通股减持的相对高峰时期,并且减持的力度不排除主要集中于大盘蓝筹股上。另外,加上目前指数qh推出等对大蓝筹股的影响因素,无疑导致大蓝筹的波动幅度可能加大。而由于大蓝筹对市场指数的影响力,这可能会成为导致市场大震荡的开始。
责任编辑:张莹 来源:津报网--城市快报

  2:解禁股票占总资本0.47%是多还是少

  与总股本不可量比,应该与非流通股做一个比较,如果总股本的0.47%是非流通股的50%,那就是非常多了

  3:哪儿能看到一只股票具体的解禁日期和数量

  大智慧F1大事提醒

  4:2020.7.20解禁股票的公司有哪些?

  2020年7月20号解禁的股票,这些公司还是非常的多。

  5:股值20亿的生物医药股有那些

  搜索生物医药板块,再看流通市值,就能找到匹配的了。

  6:同一天有几只新股上市为何有的在几秒之内就涨44%,有的几秒内涨20%就停盘30分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里,有关资本市场改革部分明确提出要“推进新股发行的注册制改革”,2013年底出台的一系列新股发行规则也主要围绕“注册制”而设计。但该项改革措施刚刚开始起步就遭遇尴尬,典型的案例是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奥赛康”)1月10日发布紧急公告,宣布暂缓IPO,1月12日又有5家公司发布暂缓IPO的公告。
注册制与核准制的最大区别在于监管者是否控制新股发行的数量和节奏,从当前的现实看,监管部门不得不参与到对发行节奏和数量的控制中,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老路上。实事求是地说,新股的注册制改革暂时遭遇了挫折。
目前,投资者对新股发行改革措施中意见最大的主要是三个问题:一是新股发行节奏太快;二是新股发行“三高”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新股定价仍然很高;三是老股存量发行。这些可归为一点,即新股发行改革对二级市场估值与定价体系产生了较大冲击。而这与股市的二级市场价格扭曲有密切关系。自1990年代股市诞生之日起,我国股票市场就是在政府高度干预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最近几年,股票价格结构开始朝合理的方向转变,但从估值水平看依然存在明显不合理之处。
特别是当二级市场的股价仍然处在扭曲状态,新股定价一定是扭曲的,即使人为地将新股IPO定价压低,上市后必然出现较大幅度的溢价。
在如此高估值水平下,发行股票有如中彩票,股票上市对于原始股东来说意味着资本快速膨胀,所有公司都希望尽快发行股票并上市。在新方案里,又有存量发行的通道,于是很多公司的大股东就会希望通过存量发行方式直接将股票套现。而这正是当下的现状。
因此,新股发行的节奏和数量必须得到控制,否则,二级市场无法承受这样的压力。
上述6家公司发布暂缓发行的公告。无疑是有关部门为缓和市场情绪而采取的措施。事实表明,在二级市场股价结构还没有理顺的情况下,难以真正实行股票发行的注册制。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里,有关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表述用“推进”而非“实施”,意味着注册制是一个目标,要实现该目标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同时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从估值角度看,在注册制条件下,即使是所谓新兴行业的股票估值大约在1020倍市盈率左右,而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都远远超过这个“合理”范围。假如对新股发行数量不进行控制的话,创业板市场的估值就会从当前的50多倍市盈率迅速下降到20倍以下,而这意味着市场崩盘。
鉴于创业板和中小板高估值的现实环境,新股发行应该继续按照以前的核准制方式进行,在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的时候增加发行数量和节奏,当二级市场人气涣散时适当放缓新股发行数量和节奏。
尽管当前还不具备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但可以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为实施注册制及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一是加强证券执法。注册制的本质就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淡化行政审批,如果没有司法制度的密切配合、让造假者得到应有惩罚并产生必要敬畏之心,贸然推行注册制就等于为诈骗者提供公开合法的行骗机会。
二是有步骤地落实股票退市制度。股票估值不合理的重要原因是存在所谓的“壳价值”,如果符合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立即退市,壳就不存在价值了。
监管者让这些壳公司通过重组来获得新生,似乎是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但该方式严重扭曲了市场的风险定价机制,应该下决心纠正这些不正确的做法。三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强化董事的信托责任。在很多情况下,上市公司究竟缺不缺钱是否需要股权融资公司以外的人很难作出判断,但作为专业人士的董事们应当明白。因此遏制上市公司恶意圈钱的最直接手段就是落实全体董事的信托责任及其赔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