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600749价值,2020年下半年股票推荐

更新时间:2021-09-19 23:35:54

  1:最近十天出现十字星,股价在一个窄区间(振幅小)流通盘2亿以下成交量10天内温和放大(递增)股价8元以...

  可以出手介入

  2:国庆节会刺激什么股票

  楼上的说得对,主要看主力想炒哪个板块。至于旅游消费类,你要看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是否利好(比去年好吗)。个人不看好这类个股。建议关注医药类,600285

  3:哪几家公司中了世博会的管道工程

  一是短期就能受益的上市公司。这些上市公司主要以处在世博会选址上或者附近的上市公司,它们都有望通过搬迁获得搬迁补偿和土地增值而获取收益。这些上市公司基本分布在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的黄浦江沿岸。申博成功后,基础设施建设将紧锣密鼓地进行,这类上市公司短期就能受益(见表1)。 表1:部分世博备选区内及土地资源储备丰富的上市公司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投资理由 600748 浦东不锈 地处世博会备选区域之内,最先获利 600732 上海港机 地处世博会备选区域之内,最先获利 600150 沪东重机 地处世博会备选区域之内,最先获利 600689 上海三毛 土地置换,机会较多 600754 新亚股份 积极筹备房地产项目 600823 世茂股份 从事上海市北外滩中央商务区的开发建设 600072 江南重工 公司所在地升值机会最大 二是中期受益上市公司。世博会的建设有八年的过程。在这八年的时间中,国家财政、地方财政将大量投入进行城市基础建设,这将给相关上市公司的发展带来机会。中期受益类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基建类、城建类上市公司,如和基建类有关的上海建工、宝钢;和城市供水、供电相关的申能股份、原水股份等公用事业类股票;以及和生产相关功能性设施相关的广电股份、上菱股份等。 三是远期受益类上市公司。到2010年,各国嘉宾云集上海,将对上海的各行各业产生重要的影响。旅游业、物流业、商业类、服务业上市公司将从中受惠,获得巨大的商机(见表2)。 表2:上海主要商业类上市公司一览表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所属行业 600616 第一食品 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 600631 第一百货 零售业 600628 新世界 零售业 600632 华联商厦 零售业 600655 豫园商城 零售业 600824 益民百货 零售业 600825 华联超市 零售业 600827 友谊股份 零售业 600833 第一医药 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 600838 上海九百 零售业 由于上市公司所处的区位和行业不同,世博会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而且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从区位来看,直接受益的显然是上海的上市公司。但是,举办世博会是全国人民的事情,因此,世博会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商机也必定会波及到长江三角洲的上市公司,波及到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甚至波及到全国的上市公司。 比如,估计在世博会期间,有大量的境外游客入境。黄山、张家界和西安等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对国外游客具有强而有力的吸引力,这将给黄山旅游、张家界等上市公司增添不少商机,从世博会上间接受益(见表3)。表3:旅游类上市公司一览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000069 华侨城A 000430 张家界 000610 西安旅游 000802 京西旅游 000888 峨眉山A 000978 桂林旅游 600054 黄山旅游 600138 青旅控股 600258 首旅股份 600358 国旅联合 600593 大连圣亚 600749 西藏圣地 从行业来看,参与世博会建设和参与世博会服务的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一是参与世博会建设的基建类行业,如上海建工等;二是直接参与世博会服务的上市公司,如上海本地的航运类、商业类、旅游类等第三产业的上市公司。 和基建、服务类相关的上市公司将间接受益,如生产钢铁水泥、玻璃、建材类的上市公司,像宝钢、耀皮等。 世博会对上海上市公司的积极影响将不仅体现在提高上市公司的效益上,更重要地还将体现在促成上海上市公司顺应城市功能的转变,进行结构性的调整上。 由于历史性的原因,上海上市公司中不少是工业类企业,而借世博会的召开,这些上市公司将获得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并有望在产业调整中找到商机,浦东不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 相关上市公司聚焦 上海港机进军房地产 公司曾经是国内最大的港口机械专业制造企业。近年随着行业本身发展空间的限制和竞争的加剧,业绩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公司2001年与上海金威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签定股权转让协议,试图扭转颓势,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今年更是发布了业绩预警的公告,显示公司进行实质性重组要求已经十分迫切。 中国申博的成功为公司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契机。公司目前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黄浦江东岸,临近南浦大桥的浦东工业发展区域。公司还拥有230米长的浦江岸线,处于世博会选址的规划区域内。当前上海房产持续升温,特别是浦东地区,由于交通、环境和公用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增幅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浦江沿岸地块更是炙手可热。申博成功进一步增加了该地区的升值潜力。根据规划,处于该地区的原来以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的产业定位,将逐步向金融贸易、旅游文化和生态居住方面转移。 从目前公司的一系列举动来看,以世博作为契机,实现成功转型的意图十分明显。为此,公司于今年11月与上海金威数码终止了股权转让协议,同时与上海兴盛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兴盛房产是一家颇具实力的民营房地产企业,注册资金达2.2亿元,业务涉及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相关咨询和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尤其在房地产开发方面有较强实力。转让方案一旦获得公司现控股股东中国港湾建设总公司及有关各方批准,兴盛房产将成为上海港机新的第一大股东,双方有望实现多赢格局。一方面,上海港机将完全转变为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另一方面,也为上海港机厂的原股东中港集团对下属企业进行资源整合提供了机会。同时,中港集团可以参与建设,而兴盛房产则获得了参与浦江两岸开发的土地和机会。因此,根据上海港机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未来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其股价在中、长期将有所体现。 浦东不锈借机转型 浦东不锈原从属钢铁行业,由于上市早,主业与其大股东宝钢集团、三钢公司等关联方存在同业竞争,而且公司设备成旧,经营前景堪忧。所幸公司毗邻浦江沿岸,位于上海市政府对浦江两岸整体规划的范围之内。根据上海市的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公司需要整体搬迁。为此,公司紧紧抓住世博会及上海大力开发浦江两岸的机会,借助土地巨大的升值潜力,近期演绎了一系列资本运作的大手笔。首先,大股东通过股权有偿出让,引入了实力雄厚的上实集团公司;紧接着,公司着手实质性资产重组,一方面向原大股东剥离除部分股权和债权以外的不良资产,另一方面向潜在大股东购买旗下的房地产资产,两者金额都达到8亿元之多, 公司资产和业务基本实现转型,既解决了业已存在的原主业与大股东同业竞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又由传统的钢铁生产企业蜕变成以房地产为主业的新型公司。根据资产转让协议,虽然重组后公司土地没有留在上市公司,但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土地的升值收益想必重组双方已考虑进去。即倘若没有土地这一块增值,原上市公司的包袱可能就更多地需要收购方承担,由此会增加收购方的成本,甚至影响到重组的成功与否。因此,可以说申博成功促进了浦江开发,已经为上市公司轻装上阵贡献了一臂之力。值得一提的是,新入主的大股东上海上实是上实集团的直属企业,而上实集团是上海市政府全资拥有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公司和上海市政府的海外窗口公司,在资本市场他们可谓长袖善舞。早在1997年,上海上实就通过股权收购成功入主上实联合,并收到明显的重组效果。此后又通过一系列的运作,直接或间接控股了4家内地上市公司和2家香港上市公司。因此,具有丰富经验的实力大股东加盟,其房地产资产的集中注入,使浦东不锈今后有望打造成上实集团下房地产经营开发的旗舰。 新亚股份将有巨额增值收益 新亚股份是一家大型饮食服务集团。投资快餐连锁店,在选址得当的前提下,投资回收速度很快,一般可以做到当年投入当年产出。目前,新亚大包在上海已有85家连锁店,公司计划扩充至100至120家,同时将这项业务拓展到上海以外地区。目前,新亚大包和肯德鸡毛利率相差不大。如果新亚大包能够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赢利能力将进一步提高,接近国际知名企业水平。 今年以来,上海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又给公司带来新的机遇。该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大陆饭店已于2002年6月被列入动迁范围,因而公司已获补偿4100万元。而在2002年11月21日,该公司的临时董事会又审议通过了位于上海市金陵西路55号的房屋拆迁决议,并已于当日与上海市卢湾区建设和管理委员会签署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 根据上海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同意开展卢湾区8街坊尚贤坊整体保护改造前期工作的批复》,卢湾区8街坊地块已列为上海市旅游业发展三年行动重点项目,即将进行整街坊保护性改造。该公司下属分公司上海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美食世界〔已变更为上海新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亚之星金陵店,以下简称金陵店〕被列入拆迁范围。依据有关规定,新亚股份将获拆迁补偿费人民币11500万元。 子公司的拆迁给新亚股份带来了大量现金,而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更为新亚股份实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机遇。日前,新亚股份已做出决定,拟以5000万元与上海食品集团共同投资南外滩商务楼项目;由于世博会的选址就在南浦大桥以南方圆4公里的区域,因此随着世博会的临近,南外滩的房价更有增值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新亚股份已拥有新亚大酒店、东亚饭店、新城饭店、华山饭店、闵行饭店的房屋产权和土地使用权,世博会将会给新亚的资产增值带来巨大的机会。 沪东重机能否化平淡为神奇 沪东重机是目前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开发能力最强的船用柴油机生产基地,上市之初由沪东造船厂和上海船厂下属的造机事业部改制成立。目前,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由沪东造船厂改制成立)为控股股东,持股数占总股本的50.47%;上海船厂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控股17.25%。其主要业务为承担二大股东的大部分船机配套任务。 沪东重机上市于1998年;受海外市场和四项计提的影响,1999年出现亏损;2000年主营业务开始好转,但公司债务人天津造船厂宣告破产,使2000年度出现重大亏损而戴上ST帽子;2001年,在大股东的支持下,沪东电机通过关联交易和自身努力扭亏为盈,成功保牌;今年10月,公司又通过关联交易解除了应收款的隐患,增强了竞争力。今年1至9月份,公司每股收益为0.022元。 从总体上看,沪东重机属典型的重制造类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盈利能力差、抗风险能力差始终是限制其发展的缺陷。尽管有大股东鼎力支持,其发展仍较艰难。 受益于上海市政府千亿开发浦江两岸,沪东重机的基本面渐显变数。根据其招股说明书,公司占用的土地拟由公司向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租赁。公司发起人沪东造船厂已与上海市浦东新区综合规划土地局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待股份公司成立后,沪东造船厂在上述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全部转让给公司。沪东重机厂区位于陆家嘴地区,其土地资源价值连年激增,将使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价值提升。中国申博成功后,各项工作可能提前启动,该厂区的房地产开发增值潜力更是极为可观。 但这只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浦东两岸的开发、申博的成功将加速两岸由交通运输、仓储码头、工厂企业为主的产业定位,转移到以金融贸易、生态居住为主上。以重工业为主业的沪东重机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性的契机,成功实施公司的战略性行业转移,还是摆在公司决策层的大问题,同时也是留给市场的一个悬念。 上海三毛多元发展提升实力 上海三毛作为我国毛纺织行业的龙头,成立于1993年9月,是由原上海第三毛纺织厂经改制后以社会募集方式设立的。公司的A股与B股分别于1993年11月和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纺织品的生产经营和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是集毛、纺、织、染整于一体的全能大型企业。 公司在上海同行业中率先实行外贸代理制,是一家拥有羊毛原料进出口和精纺呢绒出口自主权的外向型企业。公司产品远销欧洲、美国、日本、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良好的信誉。 近年来,该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资产重组。公司于2002年4月14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2002年资产置换的方案,公司与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进行资产置换,资产置换总额为2381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实施资产置换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销售、服务业务体系,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科技进步功能,加大产品开发力度,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393万元,主营利润2588万元。 随着我国加入WTO,毛纺织行业的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不可否认,上海三毛生产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制约。为增强公司的实力,使公司生产,经营和销售更上一个台阶,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上海三毛进行了公司战略的转移,希望通过多元化发展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公司近期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公司今日公告,受让上海裕丰毛纺织服饰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寅丰服装有限公司38.14%的股权,加大了公司在服装产业的投资比重。 今年以来,该公司还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从该公司的公告得知,目前已置换进上海华宇毛麻发展98.26%的股权,与一块位于杨树浦路1056号价值11220万元的地块。该地块正好位于浦江开发的北外滩重点开发区域。因此,未来伴随着世博会的召开,在浦江两岸的开发中,该公司的土地资源将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增值效应。 上海建工受益无穷 公司主营业务为各类建筑工程的总承包、设计、施工和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等,是上海市最大的、最具实力的国有建筑企业集团。公司近年来陆续承建了一批技术难度较高的建筑项目,获得过多项科技成果奖和建筑工程鲁班奖,在建筑界赢得了不少声望;同时,由于资金实力雄厚,在上海市场建立了一定的垄断优势。公告显示,上海市超过100米的建筑中,有80%以上由该公司承建,其中包括上海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如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等。除此之外,一般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工业建筑、公共设施建筑等,也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利润的主要来源。这表明公司在建筑施工的各个领域都拥有较强实力。 申博的成功,对于上海建工来说,意味着未来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机遇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直接参与世博会场馆的规划建设。虽然世博会的举办在2010年,但场馆和园区的建设会提前几年开始。据估算,上海直接用于世博会场馆建设的投资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公司凭借其业内的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工程项目应在意料之中。二是上海的城市建设随着申博的成功会有更大的发展,有助于推动浦江两岸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同时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也将陆续开工。预计由世博会带动或与之相关的投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和房地 产方面,而且项目的建设会延续相当长时间。因此,对公司来说,可以通过承揽更多的项目来弥补因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利润率下降的损失。三是由于行业本身的特点,上海建工近几年的发展离不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上海经济近年的发展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尤其在城市建设方面资金投入较大。申博的成功不仅扩大了上海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对上海成为国际性大都市也有很大帮助,同时有助于上海经济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这些为上海建工的发展提供了长期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可以说,上海建工是中国申博成功的最大受益者之一,有助于公司在建筑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

  4:青海旅游形象的研究

  摘要:旅游业这个新兴产业是伴随着工业化、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而不断发展壮大的,所以它既是经济、文化进步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居民收入的增长,个人闲暇时间的增多以及人们求新、求知、求乐、求健欲望的增强,都推动着现代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品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壮大的无形力量。论文通过对青海旅游品牌现状分析,发现青海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诸如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薄弱;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品牌经营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其中最为核心观点是:第一,实施品牌营销,提升青海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第二,品牌运营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全面提升在全国,乃至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市场的地位,使青海旅游在发掘、创造品牌个性的同时能够顺利、准确地进入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拓展独具特色的品牌生存、发展之路。
关键词:青海旅游;品牌营销;品牌运营
一、绪论
当今世界,知名品牌是组织形象的标志,是经济实力的标尺,是市场地位的象征。企业是否拥有名牌,反映其持续发展力的大小;地区和国家是否拥有或拥有名牌的多少,标志其经济扩张力和竞争力的强弱。这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课题。面对世界品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和个性化追求的多样化需要,打造一批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已成为发展青海旅游业的一项战略任务。由此,青海旅游品牌问题成为青海省政府领导、业内人士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青海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旅游资源富集,旅游业发展前景广阔。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为青海省加快旅游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当前,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既面临着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经过20多年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业走过起步阶段之后,已进入产业发展阶段,普遍树立了经济产业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经营规模。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10多年,旅游经济总量不断增长,旅游业迅速成长,国内外旅游市场份额持续扩张,旅游业呈现宏观上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从宏观上看,由于金融危机等引起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青海省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微观上来看,旅游业的发展形势却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部分旅游企业、旅游地客源市场萎缩,竞争力不强,投资效益不高。这表明,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迅速成长,早期的产品经营已不能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高层次旅游的需要,也无法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旅游品牌创建和品牌管理成为青海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二、青海旅游品牌现状分析
青海省地域辽阔、资源富集、山川壮美、民族众多,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全省现有世界级旅游景点11处,国家级旅游资源80个。三江源、青海湖、可可西里等旅游资源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品位,具有不可复制性。热贡艺术、藏医药博物馆等文化资源逐渐形成品牌,并成为支撑青海旅游发展的特色资源。省级旅游景点数百处,既有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又有文化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
青海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体现在自然风光、地理地貌、民族文化、人文风情等,而这些都具有多样性和原生态的特点。青海山川壮美,素有“众山之宗、千湖之地、江河之源”的美誉。特别是 “中华水塔”三江源、“鸟类天堂”青海湖、“高原珍稀动物王国”可可西里、“碧水丹山”坎布拉、“佛教圣地”塔尔寺、昆仑“始祖”、绚丽盐湖、、原子城、丝绸之路、可可西里、昆仑山、祁连、山藏医药文化博物馆、热贡艺术;还有青藏铁路顶级旅游线、环中国夏都旅游线,穿越柴达木自驾车旅游线等多条精品线路。它所具有的独特性、文化性、延展性、实用性对中外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新疆、敦煌甚至四川等地有的风光青海都有,而祁连、门源一带的风光则极具北欧风情,被《中国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草原之一的祁连山牧场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草原十分相似。
青海还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人文风情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道教文化发源地就在青海的昆仑山。以及藏族、土族、撒拉族民俗风情等都是深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的青海旅游品牌。
三、青海旅游品牌建设问题诊断
1.旅游品牌培育的基础和环境薄弱
市场是创造品牌、培育品牌的摇篮,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任何产业实施品牌运营的基础。旅游品牌的培育必须具备适当的土壤和气候,也就是宏观的经济体制、微观的企业经营机制和良好的市场秩序。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市场机制正在逐步形成,但经济体制改革、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和市场秩序规范的任务,远未完成。而旅游业要完成从数量型、规模型经营向质量型、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必须经历一场政企分离、产权重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青海省旅游业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体制不顺、基础薄弱和市场相对无序等问题。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品牌的成长不可能逾越宏观经济环境和客观社会条件。
2.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注重“品牌打造”,忽视“品牌管理” 。时下旅游业界十分流行“品牌打造”这一词汇,也不断出现“打造品牌”的“大手笔”,但却很少强调“品牌经营”或“品牌管理”。片面强调品牌打造,容易使旅游企业陷入经营误区,即片面追求品牌效应所带来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量,将知名度视为品牌的核心内容,从而忽视品牌的长期建设,导致经营上的资金浪费和短期行为。品牌管理则是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最终目标是形成“品牌资产”。只有能够形成资产的品牌,才会具备价值,而品牌形成资产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具备长期使用、运作的可能性。
品牌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品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和提升,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可以说,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过程就是旅游品牌资产的动态累积过程。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品牌管理创新的意义在于实现品牌价值增值,而品牌价值包含两个基本内涵:一是品牌顾客感知价值,二是品牌经济价值。两种价值相互整合相互联系。
因此,忽视品牌管理,对品牌资产动态累积过程短乏深刻认识的“品牌打造”,是不符合效益原则的,也是无益于旅游业发展的。
3.高质量、高品味旅游景区开发缓慢
青海省知名旅游景点众多,但大多数地处偏远,点多线长,高度分散,景点景区基础设施条件差,旅游饭店、宾馆、由其是涉外宾馆的建设和接待能力与全国的其他省份相比较为落后,有待加速建设和提高。加之交通网络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极大影响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就应增加资金投入。
4.品牌营销不科学,缺乏系统性
许多企业或决策者认为,“广告一打,品牌创下”,其实这是误解,“创下”的不是品牌而是知名度。品牌的关键在于:品牌的忠诚度和品牌联想。更有人认为,利用娱乐营销和体验营销,获得消费者的美誉,就是品牌建设,其实这同样是对品牌建设的误解。品牌建设是一种战略过程,有自己的一套科学运作规律。目前青海旅游品牌塑造比较注重品牌的整合传播,而忽视了其它重要环节比如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形象设计、品牌的营销策略、品牌管理等几个重要环节。且在整合传播过程中缺乏重点。
四、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对策
1.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旅游品牌的品位
质量是旅游品牌的本质、基础,也是品牌的生命。旅游品牌的建立,应以质量为本,才能提高青海旅游品牌的价值,应从三个方面提高:
(1)提高景区的景观质量
加强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的人文、自然生态、民俗风情、宗教习俗、革命遗址、古建筑等资源除注意保留其原汁原味外,还应做必要的包装,突出特点和特色,设计产品时要考虑旅游者的旅游需求,针对多元化的旅游市场需求来设计旅游品牌。使其能引起旅游者感观的愉悦和心理上的震撼,以满足现代旅游多层次、多范用、多品味的要求。
(2)提高环境质量
使景区有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爽心悦目的卫生环境,加强硬环境建设,使旅游者感受自由、快乐的环境氛围。要建立独特的旅游品牌形象,旅游品牌最基本的形象就是“安全、文明、舒适”。
(3)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一个特殊的服务行业,其服务质量与旅游者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只有提高管理人员和旅行社导游员、旅游饭店、宾馆、旅游景区、旅游购物场所的服务员以及旅游航空、车船公司的司机、服务员的素质,增强法律意识、服务意识,苦练内功,规范服务,才能使旅游者感到满意,为旅游品牌树立起崭新的形象。
2.生态优先,文化注魂
旅游业的发展证明,旅游不但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经济与文化的融合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产品层次的体现,旅游这种文化属性和对于文化的依附性,要求人们在打造青海旅游品牌中,,应着力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的生命。不能只重视自然景观的利用,而忽视人文景观的价值,也要重视和加强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化遗产和现代科学技术资源,如黄南的热贡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对以提高旅游资源的品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只有重视景观的人文价值,善于借助文化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来吸引旅游者,积极发掘青海各旅游景区景点中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文化活动、庆典古韵、文化遗产、传统艺术、民间技艺、民族服饰、人文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现代科技等旅游资源,才能使其更具有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并成为提高旅游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3.品牌营销策略的组合运用,提升青海旅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
(1)品牌定位策略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消费者心理所确定的目标市场特征进行品牌定位,而品牌定位只有差异化才能获得成功,品牌应该是一种战略问题而不是战术问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差异性就显得极为重要。结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者的心理感应和需求,就必须充分利用青海省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资源,利用文化和地理的差异性,深度挖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元素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进行差异化品牌定位。如可将“大美青海”品牌整体形象定位于“三江之源、万山之宗”。有了这样的定位,就将高原文化注入到了青海旅游的核心地带,使整个青海旅游品牌打造工程有了核心骨架和形象平台。
最后,建议对青海旅游产品进行细分,让好的定位与形象识别系统得以落地,青海旅游形象就有了根基,这样高原文化旅游品牌才能立得起来。
(2)品牌形象策略
品牌形象是品牌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会影响游客对品牌的忠实程度,从而影响青海旅游品牌的市场份额乃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事先难以了解和评价青海旅游目的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因此,青海旅游应树立具有特色的品牌形象,将有关旅游产品的实际价值和特色的信息传递给游客。这就需要对旅游品牌形象进行设计。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①品牌名称和标志;②品牌形象定位;③导入CIS。
(3)品牌延伸策略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将某一著名或具有市场影响力的成功品牌,用于与原来产品不同的新产品上的策略。”青海可以利用“青海湖”这一因“环湖赛”而闻名的旅游品牌进行品牌延伸。比如环青海湖旅游圈的提出,就可以快速提升其它旅游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另一方面,品牌延伸又可以通过新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的增加进一步扩大“青海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通过拉长旅游链条,进而树立“大美青海”品牌。
(4)品牌概念营销
品牌的概念营销,就是给品牌注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可以提升品牌的价值。如,“三江源”——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三江源”——世界人与生物圈,“三江源”——国际湿地联合会保护圈。“塔尔寺”——世界佛教文化遗产和瑰宝,“塔尔寺”——宗卡巴大师魂牵梦绕的圣地。“青海湖”——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青海湖”——天与地同辉人与鸟共生。 “可可西里”——生命极限的神往,“可可西里”——极限中延伸的梦想。“昆仑”——横空出世的龙脉。 “原子城”——现代的神化。“盐湖”——高原给你最后的抒情。“年宝湖”——藏族姑娘多情的暇思。“西宁——夏都”。上述概念和招牌可成为青海省极具号召力的品牌。知名度就是财富发挥青海旅游的品牌优势,特别打造“青海——江河之源、万山之宗”的整体形象。
(5)品牌管理
树立品牌不容易,管理品牌更不容易。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树立理念,规范服务行为,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经营管理。首先,因为旅游景区品牌管理工作繁杂,涉及面广,是旅游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青海要使旅游品牌能够生存和发展,应制定和完善规章制度,使景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应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现代科技手段来对景区进行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建立和强化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使景区能健康持续发展。总之,要依照国家和青海有关法律、条例、规定,对景区的资源、资金、市场、人才、中介机构、企业、个体工商户、酒店、宾馆、饮食服务业等实行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使青海的旅游品牌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其次,培养高素质的旅游品牌管理人才。人是品牌的策划者、创造者、变革者,是成功打造和管理品牌的关键。因此,要打造和管理好青海旅游品牌,就应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使他们具有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维、高度的谋略;就应以人为本,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等科学、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营造公平、公开、平等、竞争的用人环境,为人才提供平等竞争、脱颖而出的机会,真正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就应不断完善旅游教育培训体系,从高等院校和先进地区引进高素质的旅游人才,为青海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精品提供智力保证,促进青海旅游品牌的不断发展。
4.品牌运营对品牌价值的提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运营的质量决定企业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品牌运营是资本运营的一种形式,企业通过品牌资本的“并购、重组、置换、联盟、买壳上市”等运营形式,能够获得并实现企业品牌的六种“经济放大效应”,即结构放大效应、交易放大效应、市场放大效应、资产放大效应、时间放大效应和顾客价值放大效应。
引入品牌运营的新模式,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上市公司提升品牌价值。旅游品牌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诸多方面。青海要打造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旅游品牌,势必增加资金投入。根据当前青海的实际情况,解决资金的办法一般有五种:
(1)是争取国家投资。认真做好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规划和争取国家投资的申报工作。
(2)是争取银行和国债货款。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大美青海宣介活动的大好机遇,力争得到国债贷款。
(3)采用股份制自筹资金。
(4)引进外资,可采用外商直接投资与外商合资等多种利用外资的形式。
(5)是采用优惠政策,引进国内投资商投资,特别是与周边省区联合打造旅游品牌。
目前,青海的做法比较偏向于第四种和第五种方法。还有没有其它办法有,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通过资本运营打造“大美青海”旅游品牌。如西藏旅游(600749)、G黄山(600054)、丽江旅游(002033)、首旅股份(600258)等一样走资本市场,资本运营之路。这样的做法有三方面益处:1、通过上市的资本运作可以募集大量资金,增加资金来源渠道。2、可以做免费广告。具有关资料表明,2008年我国A股市场开户账户数字突破1.5亿,虽然开户数并不等于股民数,粗略估计股民数可达6000万左右。要知道这些股民及其亲朋好友是青海旅游的潜在消费者。如果从申购到上市交易再到涨停板上有个叫“大美青海”的上市公司,可想而知有多少股民通过股票市场的免费的广告,一下就知道了“大美青海”这个上市公司,一个涨停你可以不关注,那么几个涨停后呢加上多媒体、多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股民势必对“大美青海”这一品牌就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个免费的广告效益是巨大的。可以极大地促进青海旅游品牌价值的提升。
5.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走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打造青海旅游品牌,应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的关系,因为旅游业是一项资源禀赋的行业,没有资源的支撑,或资源遭到破坏,旅游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旅游资源是打造旅游品牌的物质基础,是旅游品牌的载体和生命。旅游资源并非绝对的可再生资源,特别是文物古迹、奇特的景观,一经破坏就很难复原,这就要求人们在发展旅游业、打造青海旅游品牌过程中,应改变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严禁用乱挖、乱砍、乱建、乱拆、乱丢等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方法来换取旅游经济发展的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应坚持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开发应建立在保护的基础上,依法有序,科学合理;保护要有利开发,切实有效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应运用新观念、新机制、新办法,从规划、论证、开发、利用、保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使青海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地保护和有效地利用,并打造出更多的能参与国内外旅游市场竞争的旅游品牌。

  5:2015年十大妖股 敢买吗

  6:看一个股票是不是妖股要看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吗

  看多个指标:
股价低,总市值低,有炒作题材,机构持股少,从底部开始爆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