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炒股发家的富豪

更新时间:2021-11-20 20:19:50

  李嘉诚,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杰出的世纪企业家。在几十年的艰苦创业过程中,白手起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已经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企业王国。从开办塑胶公司到投资房地产业,目前又将视野投向信息产业,成为移动电话大王。在海外的主要投资包括加拿大的赫斯基石油业、英国菲力斯杜集装箱港、巴拿马运河港和北京的东方广场等。重点投资项目包括地产、港口、通讯、酒店、零售、基建、能源七大项,投资地点遍及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尽管李嘉诚早已成为华人富商,但他的住房仍是30年前的,每次出行仍乘民航班机。但其时刻不忘回报社会,捐助福利事业。从70年代至今,他已捐出28亿用于资助和内地的教育事业,兴建医院和老人院。根据他的贡献,去年,被美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与《时代》杂志联合评为“世纪企业家”,该荣誉是从15位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杰出企业家中挑选出来的,李嘉诚夺魁当之无愧,他也是当今最大影响力的国际人物之一。

  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优酷吧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

  1984年,“长江”又购入“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

  李嘉诚年历 1928·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 李嘉诚出生於广东省潮安县府城(今潮州市湘桥区)北门街面线 李嘉诚入潮安县府城北门街观海寺小学读书。 1936 李嘉诚随父转入潮安县庵埠镇(今彩塘)崇圣小学就读至1938年。

  1939·6月 李嘉诚随父到潮安县郭垄小学就读。是年6月21日,日寇侵占汕头,翌日又占领潮安县庵埠镇。

  1940·年初 李嘉诚随父到祖母许氏出生地澄海县隆都镇後沟村避难。不久,全家又逃往文祠镇松坑村躲避战乱。 年终 李嘉诚随父亲从文祠镇松坑村长途跋涉,历尽艰辛,逃亡到。其後李嘉诚不忘自学,充实自己。

  1943 李嘉诚的父亲不幸病逝。从此,李嘉诚只好提前挑起赡养母亲和抚养弟弟、妹妹的重担。後来到高升街一家钟表店当店员,两年後又到一家五金制造厂和塑胶裤带制造厂当推销员。

  1950 李嘉诚将自己多年的积蓄和向亲友筹借5万港元,开设一间小型塑胶厂,取名 “长江”。

  林百欣(1914年12月21日-2005年2月18日)被尊称为「林伯」,生於广东汕头市潮阳区出生,制衣业及地产商人,丽新集团创办人。

  林百欣出身富裕,父亲为汕头银行家林献之。在1930年代举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後成立成福针织厂。1947年创办丽新制衣,开始经营纺织品及布料贸易,主要制造出口成衣。市场包括欧、美及非洲等地,曾有「非洲王」的称号。

  1970年代,林百欣进军地产业,投资工业楼宇,并於1972年将丽新上市。1987年把成衣业务分拆上市,地产业务易名为丽新发展。1988年与新世界发展郑裕彤合作,以4亿港元购入亚洲电视控制性股权,其後担任董事局主席及永远名誉主席。

  在全盛时期,林百欣事业曾扩展至零售及批发、地产发展及投资、中国房地产、酒店、电讯、传媒及娱乐事业等。旗下的丽新国际曾於1989年1月31日列入恒生指数成份股,1993年11月16日股价曾升至11港元,市值283.6亿港元。

  异常低调的股市超级大牛,曾任国内某大证券公司的第一操盘手。因为其过于低调,很多普股大众都不知有此高手。但是其名声在金融圈绝对赫赫有名。据中信证券的一个朋友说,由于公司高层意见不合,小山兄已离职单飞。现在靠自己在股市的摸爬滚打,身价已超过数十亿。其投资理论非常务实,应该是最接地气的投资高手了。

  徐小明:主要吸引股民的地方就在于他提供的盘中同步分析精辟、准确。而截至2013年4月,徐小明的博客点击量高达21亿次以上,目前在新浪博客中高居第一,远远超过韩寒和徐静蕾的博客。他在博客中记录的盘中同步分析提示以及每天的操作策略,对热衷于股票的趋势炒作的股民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大盘见顶暴跌后的反弹,徐小明对反弹阻力位的预测和反弹见顶出逃时机的把握有着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