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信达地产业绩预测

更新时间:2021-12-31 11:13:32

  信达地产股价为什么低

  信达地产因为业绩一直上不去。而且中长期不看好,所以股价这么低。

  2019年中国信达下属公司信达地产挣钱了吗

  中国信达是财政部下属的中国四大AMC之一,自从华融出事以后,已经是这个行业的领先者。AMC的业务比较复杂,很多资产情况在年报上披露也比较有限,我就仅从正式披露的公开信息做一下初步的分析。

  先从总体角度做一个初步判断:

  规模方面,信达资产总额15132.3亿,比去年增长1.17%,资产规模基本持平,具体原因需要在后面详细拆分一下再做判断;营收1077.8亿(含待售的幸福人寿部分),微增0.7%;基本与资产规模变动情况一致。股东权益1648.98亿,增长5.37%,归母净利润130.53亿,比去年增长8.45%。这一块初步判断跟幸福人寿由去年的亏损38.66亿(归属母公司的亏损)到今年盈利15亿有关系。如果撇除幸福人寿因素,税前利润为135.18亿,比去年下降14.15%。这一块的下降原因,我们也需要在后面的详细分解中再做进一步判断。

  2019年,信达的净资产收益率8.56%,比去年上升0.24%。综上判断,中国信达去年还是处于一个资产调整期,业务上聚焦主业,资产上清理存量风险,可能这也是几大AMC的共同策略。毕竟这几年中国经济各种不确定因素太多,现在还不是大跨步发展的时候,调整好自身,足够强比足够大更重要。但是,信达在信息披露上,尤其是在“其他”这种垃圾桶项目的披露上严重不足,让投资人对公司的业绩评估始终存在疑虑。恐怕这也是AMC公司的估值为什么低得如此令人发指的原因吧。

  下面,我们先从经营角度,对信达两块业务做一下分析。信达的业务,分为两大块,即不良资产经营分部、金融服务分部。

  从上表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公司绝对的核心业务,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仍然还处在调整和夯实过程中

  不良资产经营分部税前净资产收益率13.57%,比去年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收入占70.19%,利润占77.96%,总资产占62.5%,净资产占59.6%,占比虽然均比2018年稍有回落,但毫无疑问是公司最主要的核心业务。不良资产经营部分,收入比去年下降了3.97%,而成本几乎没降,这是导致不良分部利润下降18.11%的主要原因。后面需要重点分析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

  2、金融服务基本处于平稳发展,即将出售的幸福人寿扭亏为盈,其他业务基本维持住了原有经营规模。

  金融服务分部税前净资产收益率为5.97%。经营收入336.84亿,增长14.64%;如果剔除幸福人寿,增长了7.78%;净利润增长了1134.1%,剔除幸福人寿增长2.34%。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资本的使用效率上,金融服务业都无法与不良资产管理业务相比,是明显的配角。不过这也说明信达如果能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哪怕只提升到二流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也将对集团整体业绩有极大的提升。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公司的核心业务,不良资产管理业务。

  公司的不良资产管理,可以细分为收购处置类(又可以再细分为收购经营、收购重组)、债转股资产管理类、其他不良类、其他投资类。先看一下初步分类数据。

  不良资产业务9452亿资产,不良收购与处置占了41%,为第一大项;其他投资占了27%,其他不良占了24%,债转股只有8%。一般券商的调研报告,基本只分析不良收购与处置和债转股这2部分,而两个“其他”,分析的都很少。

  收入分布跟资产分布比较类似,不良债权收入占比40%,为第一大项,两个其他分居2、3位,债转股收入最后。

  下面我们先看看最大的不良债权收购处置经营情况。收购处置又分为收购经营,和收购重组两大类。

  收购经营类简单说,就是低价买入不良资产,然后择机给高价卖出去;收购重组类就是发现企业还有还款能力,只是短期流有问题的不良资产后,就从债权方接手过来,与债务方重新谈判签订新的还款协议。这两块是信达最核心,也是最拿手的业务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我认为表现也是令人满意的。
 

  首先从规模看,不良债权资产净额3854.5亿,降低了4.89%,收入301.01亿,下降了1.58%。收入下降比例低于资产下降比例,导致单位资产收入比提高,从去年的7.55%提升到了7.81%,不良资产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其中收购经营类资产上涨4.59%,增速明显放缓;收购重组类资产规模则大幅下降了13.2%。
 

  收购经营类中,新增收购量下降了31.32%,处置速度则大幅提升了31.24%。一来一去的直接后果就是在处置收入大幅提升20.66%的同时,资产规模仅有小幅增长。同时,处置的内部收益率依然保持了15.6%,比去年还略高。说明公司在加快资产处置,提高资本周转率的同时,并没有牺牲处置收益率,这一点尤为可贵。

  收购重组类中,新增收购重组规模大幅下降了31.07%,资产质量明显提升,不良率由3.13%降到了2.87%,拨备覆盖率由180%提升到了200%,拨贷比也从5.6%提升到了5.8%,同时盈利能力月均年化收益率从8.4%提升到了9.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收购重组是一块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利率远高于银行,不良也远高于银行,所以拨贷比也远高于银行业的2.5%的监管要求。公司在这一块是在大幅压缩规模,同时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都有了明显提升。

  在今年极为严酷的经济环境下,信达去年所做的这些努力,明显是坚决做好了过冬的准备,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并积蓄了更多的弹药。对于公司这一块的表现,我是非常认同的!

  再看看债转股资产管理这一块。信达在不良经营中,对于某些经营尚可,但是无力还债的企业,采取了债转股、以股抵债,或者不良资产关联交易的方式获得了不少股权,合计770亿,其中有95亿已经上市。我们先来看一下详细经营数据:

  公司770亿债转股资产中,包括公司自身的336.56亿,和联营合营公司391.54亿;整体资产规模增长了10.19%。

  债转股收入共计71.21亿,包括股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股权公允价格+股权分红),和其他核算方式实现的净收益;收入比去年下降了11.81%。

  单位资产收入比为9.25%,明显低于去年的11.55%。尽管有所下降,但债转股的资产经营成绩还是高于不良资产收购处置这一块的。但是,当我们分析债转股经营业绩下降的原因时,却感觉到信达的信息披露还是不够的,让投资人对公司业绩的估算很难把握。这个披露的黑箱,就是“其他核算方式下实现的净损益”,后面简称其他核算收益。

  其他核算收益在信达年报中的定义为联营及合营公司核算的债转股资产所实现的净损益,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分红收入。我们知道,在公司年报中,带有“其他”两个字的项目,一般都是垃圾桶项目,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内容都放在里面。如果其他的绝对值比较小也就算了,但是当这个“其他”很大的时候,还是希望上市公司尽可能做一个详细的披露。

  第一个需要披露的内容是,联营合营公司有391亿的债转股资产,为什么拿着比母公司还多的资产,经营收益却天差地远呢(一个74.63亿,一个是-3.42亿)

  第二个需要披露的内容是为啥这一块产生如此巨大的波动,2019年上半年还是盈利7.72亿,下半年直接亏损11.15亿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同一家公司控制的2块债转股资产,发生如此巨大的不同

  仅仅只能猜测一下,分公司的某些债转股项目公允价值出现了较大的减值重估。基于以上原因,对于债转股这一块的业务,我只能持保留态度。

  前面的数据图表表明,信达的不良业务中,还有两个很大的其他,一个是其他不良资产业务,一个是”其他投资业务“。

  其他不良资产业务实质是通过投资的方式,来救死扶伤,在救活公司的同时,获取投资回报。当然如果没救活,那很可能自己的投资也会打水漂。这一块的关键在于对困境反转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专业的投资眼光。这一块业务主要由信达自己、以及3个子公司:信达、信达投资、中润发展来操盘。以获取固定收益为主,浮动收益为辅。

  其他投资,信达没有明确的定义,大致是给自己的不良资产找个处理的出口。信达地产就是这个其他投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良资产经营过程中获得的地产,都通过信达地产来完成开发和销售。

  先看看其他不良资产业务的经营情况。

  2237.51亿的投资,只获取了124.34亿的回报,回报率5.56%,比2018年降低了2个百分点。这个投资成绩,明显不能令人满意。其中,最大的业绩回撤发生在信达自身,19年投资业绩下降了40亿,业绩降幅42%,明显是踩了什么地雷了不过年报中,没有披露到底踩了什么雷,投资人最害怕的其实就是不知道里面还有没有藏着更多的雷......我愿意相信信达的稳健经营作风,但是如果信达能够更多的披露一下这方面的信息,会获取投资人更大的信任

  
作者:御风求稳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0年1-7月房企地产销售业绩排名

  根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表的数据报告《2020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来看,2020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2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销售额破千亿房企18家,较去年同期(15家)增加3家;百亿房企125家,50亿以上房企15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468.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353.7万平方米。单月来看,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均值为25.8%,环比下降16.8%。
房企的销售业绩排名如下: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额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面积
(亿元) (万㎡)
1 碧桂园 4483 1 碧桂园 4894.9
2 中国恒大 4081.8 2 中国恒大 4594.8
3 万科 3775 3 万科 2330.3
4 保利发展 2730 4 保利发展 1826.3
5 融创中国 2473 5 融创中国 1778
6 中海地产 2036.6 6 绿地控股 1240
7 绿地控股 1490 7 中海地产 1129.9
8 世茂集团 1395.4 8 新城控股 1083
9 华润置地 1348 9 金科集团 1038.9
10 招商蛇口 1335.7 10 世茂集团 793.3
11 龙湖集团 1320.8 11 龙湖集团 778.2
12 中国金茂 1243 12 华润置地 775
13 金地集团 1225 13 阳光城 762.1
14 新城控股 1195.6 14 中南置地 737.8
15 绿城中国 1101.2 15 中国金茂 667.9
16 阳光城 1080 16 旭辉集团 646.7
17 金科集团 1027.6 17 蓝光发展 618.1
18 旭辉集团 1027.2 18 招商蛇口 613.9
19 中南置地 999.7 19 金地集团 603.4
20 正荣集团 730.3 20 奥园集团 603.2
21 融信集团 725 21 富力集团 539.5
22 龙光集团 704.3 22 绿城中国 527.6
23 滨江集团 685.3 23 荣盛发展 512.4
24 雅居乐 657.1 24 佳兆业集团 502.7
25 富力集团 647.4 25 正荣集团 499.7
26 奥园集团 604.2 26 美的置业 497.8
27 佳兆业集团 603.3 27 祥生集团 495.5
28 祥生集团 602.4 28 龙光集团 479.1
29 蓝光发展 601.1 29 雅居乐 472.9
30 荣盛发展 556.1 30 建业地产 418
31 新力控股 550.1 31 海伦堡 361.5
32 美的置业 546 32 中骏集团 351.3
33 禹洲集团 538.8 33 禹洲集团 328.7
34 新希望地产 529.9 34 新力控股 323.8
35 中骏集团 524.3 35 融信集团 318
36 华发股份 523.6 36 金辉集团 313.9
37 首开股份 520 37 华夏幸福 302
37 华夏幸福 520 38 中国铁建 292.5
39 远洋集团 508.6 39 时代中国 291.1
40 合景泰富集团 459.9 40 新希望地产 282.1
41 越秀地产 438 41 合景泰富集团 280
42 金辉集团 422.6 42 弘阳地产 279.3
43 佳源集团 420 43 佳源集团 278.4
44 弘阳地产 408 44 红星地产 268.4
45 大悦城控股 406.3 45 宝龙地产 254.8
46 海伦堡 405.6 46 远洋集团 254.3
47 时代中国 404.5 47 阳光大地 243.4
48 仁恒置地 400.2 48 龙记泰信 225.4
49 华宇集团 395.2 49 敏捷集团 222.7
50 东原集团 393.8 50 华宇集团 218.7
51 中国铁建 392.1 51 东原集团 218.3
52 宝龙地产 390.2 52 华发股份 215.7
53 首创置业 370.1 53 恒泰集团 210.1
54 建业地产 337.7 54 滨江集团 205.4
55 泰禾集团 326.1 55 力高集团 205.3
56 俊发集团 315.3 56 东投地产 198.5
57 德信地产 313.3 56 领地集团 198.5
58 中国中铁 296 58 三盛集团 194.6
59 红星地产 283.6 59 中国中铁 189.3
60 电建地产 275 60 正商集团 188.2
61 联发集团 270.8 61 恒信集团 187.6
62 中交地产 267.1 62 俊发集团 185.1
63 敏捷集团 260.4 63 首开股份 182
64 三盛集团 235.1 64 彰泰集团 177.2
65 保利置业 231.9 65 当代置业 176.6
66 花样年 223.1 66 越秀地产 175
67 石榴集团 214.1 67 花样年 166.2
68 正商集团 202.7 68 大悦城控股 162
69 大家房产 200.3 69 大唐地产 158.3
70 华鸿嘉信 198.6 70 康桥集团 157.8
71 康桥集团 194.4 71 联发集团 152.1
72 金隅集团 185.9 72 中奥地产 151.8
73 领地集团 185.7 73 云星集团 147.3
74 当代置业 182.2 74 德信地产 145.2
75 大华集团 181.4 75 泰禾集团 139.6
76 金融街控股 180 76 石榴集团 139.1
77 绿都地产集团 179.6 77 中建东孚 137.6
78 大唐地产 178.2 78 电建地产 137.5
79 海尔产城创 170.2 79 中交地产 135.8
80 中冶置业 169 80 华鸿嘉信 133.4
81 中建东孚 168 81 正黄集团 128.3
82 恒泰集团 163.4 82 山东儒辰集团 128
83 朗诗绿色地产 159.2 82 保利置业 128
84 信达地产 158.2 84 澳海集团 126.2
85 方直集团 158 85 昌建集团 123.6
86 龙记泰信 156.2 86 海尔产城创 119.7
87 时代集团 151.4 87 宁夏中房集团 116.9
88 鑫苑中国 151 88 实地地产集团 116.1
89 力高集团 150.7 89 和昌集团 113.5
90 上坤集团 150.4 90 仁恒置地 112.7
91 文一地产 149.8 91 文一地产 112.3
92 保亿置业 149.4 92 首创置业 110.5
93 东投地产 146 93 同信地产 107.6
94 阳光大地 145.8 94 绿都地产集团 104
95 星河控股 145 95 海成集团 103.3
96 实地地产集团 144.1 96 鑫苑中国 102.2
97 中奥地产 142.8 97 蓝润地产 101.2
98 彰泰集团 140.2 98 协信地产 99.8
98 方圆集团 140.2 98 方圆集团 99.8
100 和昌集团 139.9 100 邦泰集团 99.7

  信达地产未来走势分析

  之前,由于楼市调整政策出台,很多主力开发商都转向开发调控力度不是很大的二三线城市,但由于二三线城市的市场容量相对于一线城市来说,还是明显不足,所以很多地方已经有过度开发的迹象,需要经过5-7年的时间来消化。因此从2012年,主力开发商又转回到一线年,一线城市的房价应趋于稳定,而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不会有太大上升空间,局部开发过度的城市还会出现价格的下滑。

  信达地产是全国性质吗

  是的

  中国地产500强企业排名,谢谢!

  搜索一下吧
500有点太多了,再说肯定每年变化都很大,也就前十名的位置能稳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