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匠心|百种针法织成千年蜀绣 蜀绣国家级传承人孟德芝:绣出与时

更新时间:2022-05-02 22:35:42

  封面新闻 李雨心 刘可欣 实习生 王卓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李宇春演唱的中国风歌曲《蜀绣》,以一个绣娘的视角,铺陈开蜀绣的历史。这首歌曲里的故事,也成为不少年轻人对蜀绣的初步印象。

  在蜀地,蜀绣针线交织形成的美丽画卷,是欢快的锦鲤嬉戏穿梭于亭亭玉立的荷花中;是憨态可掬的熊猫嚼着竹子,懒散地靠在芭蕉树下乘凉;是才子焚香抚琴只为博佳人一笑……在国家级非遗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孟德芝的工作室,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蜀绣作品令人目不暇接。这些作品无一不立体精美,明暗交错、用色考究的画面,更是让世间万物都生动地呈现在这一片小小的绸缎上。

  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更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2019年11月,蜀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蜀绣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并以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其独特的韵味。“它的针法和技艺在四大绣里面也算是最多的。”在安静的春日下午,孟德芝徐徐讲到关于蜀绣的“前世今生”,并谈到了蜀绣在当下的创新与改变。

  文献记载,到汉末三国时,蜀绣已驰名天下,并经常作为重要物资去交换北方的战马。清朝中叶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更是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中荣获金奖。1949年后,四川在成都设立专门的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农村几乎到了“家家女红,户户针工”的程度,蜀绣产业异常繁盛。

  “蜀绣的针法极为繁多,细分下来有130多种,是四大绣中最为丰富的。”孟德芝介绍说,将蜀绣针法分为三大类是比较科学的。首先是基础针法,如铺针、滚针、盖针等都属于蜀绣中的基础针法。第二则是独属于蜀绣的特殊针法,如锦纹针,可以将不同彩丝相互交织,构成上百种纹样。最后一类如乱针等针法。“为什么要将乱针单独提出来呢?因为乱针是苏绣发明的,但现在做刺绣的都在用这种针法,其可以很好地表现油画、雕像的色彩,具有透视的效果。”借由这些针法,匠人们以软缎为布,用彩丝绣成一幅幅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从简单的单面绣,到双面绣,再到双面异形异色绣,蜀绣这一古老技法的边界正被匠人们不断拓宽,并在实践中得到新的发展。孟德芝介绍,她在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绣制《秋色高原》时,就曾创新性地把传统的针法和乱针针法混合起来使用。“按照过去的绣法,要么用传统的针法,要么就用乱针,而《秋色高原》的原作是一幅摄影作品,颜色极为丰富绚丽,一根针就要穿几个颜色,必须得把针法融合使用。”

  蜀绣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法的搭配使用上,还体现在对传统针法的翻新使用上,如蜀绣独有的锦纹针。锦纹针是一种模仿蜀锦织纹或肌理为特点的针法。孟德芝说,最早的锦纹针是很传统的,铺针后就拉格、定点、拴花,纹样都是有律可循的。但当她和团队在创作《捣练图》时,发现仕女服饰上的纹样是没有规律的,线条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明有的暗。为了解决这一冲突,孟德芝改变了锦纹针的纹样,在区分了服饰的纹样后,又增加了一些明暗,最终才将仕女捣练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出来。

  现在学生学习蜀绣,也不仅需要学习针法,还需要学习美术方面的知识。“比如乱针针法,它更多讲究的是色彩透视,这就需要一些美术功底。”孟德芝说,学生学习蜀绣的同时,还会上素描、色彩这些课程,在绣色中不断拓展针法技艺。

  在寻常人的眼中,四大名绣虽各有千秋,但难以细分不同绣法的技巧。在孟德芝眼中,四大绣虽同为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且都源远流长、底蕴丰厚,但在题材选择、针法技艺和地域文化上,都有显著的差异。

  “蜀绣的历史很悠久,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四大绣之首。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的服饰就是蜀绣,在3000多年的岁月中,一代代的匠人对蜀绣推陈出新,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同时,蜀绣的针法也是四大绣里面最多的。”

  就拿锦纹针来说,孟德芝列举道,光锦纹针就有100多种花纹,组成的纹样纷繁复杂,有上百种针法。繁多的针法和复杂的技艺,无形中提高了学习蜀绣的难度,“我觉得掌握所有的针法要20多年,要用20多年不断积累,才能把蜀绣的100多种针法全部学会。”

  除开针法数量上的不同,蜀绣的技法也跟其他绣不一样。“比如我们绣牡丹花,我们用晕针的三种排列方法,也就是二二针、二三针和三三针,这样加针的方法从最深的花心处往外边绣。但苏绣是从花瓣的边缘往里边绣,还要用减针的方法从浅的地方往深处去绣。”孟德芝说,蜀绣在绣鲤鱼时,鳞片的颜色也是由深到浅慢慢地去过渡,但其他绣的技法跟蜀绣完全不一样,效果也各有千秋。

  蜀地休闲安逸,江浙烟雨朦胧、婉约淡远,岭南开放殷实,湘楚鲜明热烈,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为四大绣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苏绣喜欢绣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般以蓝色和绿色作为主色调,有幽静清雅之感,无一不体现江南水乡的细腻和绵长。岭南商埠众多,市场繁盛,粤绣多用金银线绣,图案繁茂,颇具富丽堂皇之感。湘绣则追求生动感,以画稿为蓝本,用针代笔来进行艺术再创作。

  以“少不入川,老不出蜀”著称的巴蜀休闲文化,让匠人们更多地拿大熊猫、鲤鱼这样的动物作为刺绣题材,体现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因为巴蜀文化就是休闲的文化,它选择的也相对休闲一些。”在孟德芝看来,巴蜀独特的地域和文化,赋予了蜀绣不一样的韵味。

  近年来,孟德芝和她的团队致力于蜀绣的推广和破壁,让更多人欣赏到蜀绣的独特魅力,推出了许多文创作品。比如很受市场欢迎的灯罩系列,样式简洁又富含唐诗宋词的意境,顾客买来既可以当灯罩,又可以做装饰,审美与实用性兼具。未来的文创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检验,孟德芝说:“蜀绣跟时代的接轨,要伴随时代不断的发展,一直去做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