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热点 >

做生意时客户不要发票,私人间大额转账每月累

更新时间:2021-03-20 22:36:10

  有关大额的定义,可以参考《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公对公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0万元以上(含200万元),公对私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银行要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但是实际上是否上报,还要看银行的具体操作。毕竟每天超过限额的交易不少,银行会判断交易是否属于“正常”。对于老板长期采用私户收款的,确实还是有一定的风险。这样的账户一般有几个特征:交易频繁,累计金额较大。

  之前就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讲的是一个老板的个人账户,在2年内发生了交易1904笔,累计金额高达12.28亿元。这个交易就足够可疑了。于是商业银行依照《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向人民银行反洗钱中心提交了一份有关该账户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后来人民银行又通过情报交换平台向当地税局传递了这份报告。最后税务一查,发现该账户未交的个人所得税达到4000万元。

  所以,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长期通过私户来收款,必然还是会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容易引起银行的关注,最终还是要补缴税款。

  其实,上述提到的银行向税务传递信息,只是税务识别此类交易的一种方式。即使银行没有进行上报,税务仍然有多种途径可以发现这种行为。

  如果隐瞒了销售收入,那么收入、成本、利润等指标可能跟同地区同行业存在差距。还有一些企业账上的库存也没有进行结转,通过对比数据,也许就能发现企业隐瞒收入的蛛丝马迹。

  之前有报道过税务通过网络上抓取的数据,获知了企业有进行一项业务的宣传,但是却从来没有在税务系统中进行过申报,于是发现了企业偷漏税的行为。

  现在的税务系统,能够通过多方数据的比对,实现对偷漏税行为的识别。比如发现了企业的收入数据,与企业的产能、水电消耗不匹配,那么也可以成为企业隐瞒收入的一个线索。

  老板们需要做的,是将私户收款的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一定的清理,在外部税收环境日益变化的今天,做好充分的应对。

  当然,有些老板认为私户收款没事儿,只要不绑定法人的银行账户就好了,于是就让别的员工来进行绑定,或者是对企业进行法定代表人信息的更改。其实,这样的方法,属于治标不治本,没有达到降低财税风险的目的。

  有些老板的做法就比较值得借鉴,通过现在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如小规模纳税人1%的征收率优惠,将历史的问题进行一次性的交税清理,从而实现税收正规化的目的。

  也许有些老板认为,我通过私户交易,银行也没上报啊?不是现在没有查到我吗?其实,我们不能抱着这种侥幸心理,在成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消除掉财税的风险,安心做生意,才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