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头条 >

最早废除八股

更新时间:2021-10-05 11:37:34

  清朝初年废除和恢复八股文的原因是什么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典型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因为在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1]在每个部分和语句之间,往往用“今夫”、“然而”、“若使”,“苟其然”、“而已矣”、“也乎哉”等虚词连接,逐段结束。通篇要求文意连贯畅顺,结构严谨细密,搭配整齐巧妙。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严格的规定。命题范围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清代沿用明代旧制,采用八股文。康熙即位后,深感八股文于政事无用,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发布上谕曰:“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自今之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国计民生之策论中出题考试”。[1]礼部遵旨复议后,决定从甲辰(康熙三年)科开始“所有乡会考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1]这就是清代第一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但是,由于八股文在当时已沿用近300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康熙皇帝此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康熙四年(1665年),礼部侍朗黄机便说:“制科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今只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三场旧制。”[2]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统一标准客观评卷,在举子的反对等多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年)又全部恢复旧制,仍用八股文体,其谕曰:“……乡会试仍以八股文取士。”[3]于是,这次科举制改革就只实行了两科,但它在推行的过程中,还是对应试的士人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他们思想上的波动。康熙六年丁未会试,“因取消了八股文,于是先一年又有了某人梦见与逸民周仁以天平兑卷之轻重预定来年春闱名额的怪事,其深层蕴涵是士人在八股文停试后某种茫然心态的流露。”[4]因为,在明清制度下,士子一朝进学为生员,国家便复其身,免差役,地方官以礼相待,非黜革,不受刑责。……如再会试中式,成进士,入翰林,则梯步青云,尤为士子的荣显之阶。”[5]由此可见,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作为士人入仕敲门砖的八股文,对士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一旦被废,其对士人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它会造成整个士人知识分子阶层心理信念上的巨大动摇和失衡。此后,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都曾提出废除八股之议,但由于张廷玉以“恐无人读《四子书》”为由劝阻雍正帝和礼部复奏乾隆帝,承认八股文有弊,但以“因时而补救之”的建议上疏乾隆帝,使得这两次废八股之议并未实行,因而使得八股文又得以苟延残喘。 中国「八股文」是在哪个朝代被废止的﹖

   清朝
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
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
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
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从此,在我国延续了
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在什么时候废八股文

   八股文从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以后,中国历朝统治者都想方设法加强这种制度。到了明朝,统治者已经不满足于统治经济、政治、军事、连人们的思想也要加以严格控制。八股文就产生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为后来的清朝所沿用。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文章格式,是一种非常严格的注重格式的文体。每篇文章的格式非常标准,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等组成部分。在起股、中股、后股、束股4个部分,各有两股互相对应的文字,共有八股,所以称八股文。八股也称八比,比是对偶的意思。在这8个部分中,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等都要相对成文,字体也有明确规定。对于文章的内容,八股文要求立言必须用古人的语气,题目主要从四书里出,议论的内容也必须根据宋代理学家朱熹写的《四书章句集注》,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字数也有限制。这种文体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采用八股文考试后,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教学生读八股、写八股,史学、算学、天文学等科根本无人问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等于秦始皇焚书,而它对人才的摧残比坑儒还要严重。 清朝后期的什么改革曾提出要废除八股取士

   戊戌变法。 清朝初年废除和恢复八股文的原因是什么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典型的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因为在四股中,每股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总共八股,故称“八股文”。[1]在每个部分和语句之间,往往用“今夫”、“然而”、“若使”,“苟其然”、“而已矣”、“也乎哉”等虚词连接,逐段结束。通篇要求文意连贯畅顺,结构严谨细密,搭配整齐巧妙。八股文对字数也有严格的规定。命题范围局限在《四书》《五经》中,而答题议论内容必须根据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仿摹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清代沿用明代旧制,采用八股文。康熙即位后,深感八股文于政事无用,于是在康熙二年(1663年)发布上谕曰:“八股文章,实于政事无涉,自今之后,将浮饰八股文章永行停止,惟于国计民生之策论中出题考试”。[1]礼部遵旨复议后,决定从甲辰(康熙三年)科开始“所有乡会考试,停止八股文,改用策、论、表、判。”[1]这就是清代第一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但是,由于八股文在当时已沿用近300年,人们已经习惯于以八股取士和应试,因此康熙皇帝此举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康熙四年(1665年),礼部侍朗黄机便说:“制科向系三场,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贤之微旨,以观其心术。次用策论,使通达古今之事变,以察其才猷。今只用策、论,减去一场,似太简易。且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三场旧制。”[2]考虑到八股文有利于抑制士人的异端思想,有利于用统一标准客观评卷,在举子的反对等多方面的压力之下,康熙七年(1668年)又全部恢复旧制,仍用八股文体,其谕曰:“……乡会试仍以八股文取士。”[3]于是,这次科举制改革就只实行了两科,但它在推行的过程中,还是对应试的士人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他们思想上的波动。康熙六年丁未会试,“因取消了八股文,于是先一年又有了某人梦见与逸民周仁以天平兑卷之轻重预定来年春闱名额的怪事,其深层蕴涵是士人在八股文停试后某种茫然心态的流露。”[4]因为,在明清制度下,士子一朝进学为生员,国家便复其身,免差役,地方官以礼相待,非黜革,不受刑责。……如再会试中式,成进士,入翰林,则梯步青云,尤为士子的荣显之阶。”[5]由此可见,在“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时代,作为士人入仕敲门砖的八股文,对士人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一旦被废,其对士人知识分子产生的影响将是极其巨大的,它会造成整个士人知识分子阶层心理信念上的巨大动摇和失衡。此后,在雍正和乾隆时期也都曾提出废除八股之议,但由于张廷玉以“恐无人读《四子书》”为由劝阻雍正帝和礼部复奏乾隆帝,承认八股文有弊,但以“因时而补救之”的建议上疏乾隆帝,使得这两次废八股之议并未实行,因而使得八股文又得以苟延残喘。 中国哪年废八股

   时间:1901-8-29
1901年8月29日,清廷下诏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废武科。
用以选拔宫吏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唐朝开始成形。唐、宋考诗赋,元、明、清考经义。清朝的科举考试,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文章格式一律为八股文。
士子经童生试录取者称生员(秀才),录于府、州、县学,受教官的监督考核。生员经乡试录取者称举人。举人在京师经会试录取者为贡士;贡士经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即授官职,举人可酌情授以官职。生员在乡里也有一定身份地位。
科举制度使士子思想禁锢,考试办法固循守旧、全不实用。1898年变法时曾一度废八股,政变后重新恢复。为行变法、施新政,清廷宣布: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起,废止八股文程式,乡会试改试策论和四书、五经经义。同时,命令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并鼓励游学。从此,各省普遍与办学堂,留学人数也激增。鉴于武科考试流弊甚多,而且所习都是硬弓刀石及马步射箭,已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清廷也谕令一律永远停止。原来的武举人、武进士,准许入营学习,武秀才和武童生,均准应先入伍。到各省武备学堂建立后,再酌定排选考试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