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法则- -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 理查德·考茨 80/20的法则(补注:此法则是有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提出)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一、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 二、少数,它们造成注意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得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或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举例来说,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凡是认线法则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有用的认识,有时甚至因而改变命运。 80/20法则能做什么 我进牛津时,学兄告诉我千万不要上课。他说:要尽可能做得更快,千万不要把一本说从头到尾读完,除非你是为了享受读书本身的乐趣。你读书的时候,应找出一本书的精髓,这可比从头到尾块多了。读一次结论,在读一遍引言,然后在读一次结论,接着蜻蜓点水似的读一下有趣的片段。他线%的价值,能在所有页数的20%之内表达,而且看完整本书所需时间的20%之内完成。 我很喜欢这种学习方法,也一直沿用它。牛津并没有一个连续的评分系统,在学校成绩的高低完全凭课程结束的期末考试决定。我发现,若分析了过去试验的考古题,把这20%或甚至更少的课程相关知识准备好,就可以将起码80%(有时候甚至100%)的测试内容答得很好。因此,专精与一小部分内容的学生可以给主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什么都知却不专精的学生不尽然。这项心得让我非常有效率地读书。不知何故,我并没有非常努力读书,但是得到了很好的成绩。过去我认为,这证明牛津的老是容易骗。我现在想,他们或许教了我们世界如何运作吧。 我到Shell石油公司工作,在可怕的炼油厂内服务。事后回想,这可能对我的灵魂有益。但是我那时很快意识到,像我这种年轻又无经验的人,绝好的工作可能是顾问业,所以我去了费城,而且轻松取得Wharton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因为我瞧不起哈佛集中营式的教育)。然后我加入一家顶尖的美国顾问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领的薪水就是在Shall石油公司的4倍。在我这个年龄的小伙子,80%的收入集中在20%的工作上。 跟对人,比做什么工作都要重要 我在这里偶然发现许多80/20法则式的矛盾。顾问公司业80%的成长,几乎全来自不到20%的专业人员的公司。而80%的快速升职计划也只有在小的公司才有,有没有才能更本不是主要问题。当我离开了第一家顾问公司,跳槽到第二家的时候,两家公司的人员平均智能都提升了。 然而,很奇怪,我的新同事比以前家公司的同事更有效率。为什么会这样呢新同事并没有比较卖力工作,但他们在两个大方向上遵守80/20法则。首先,他们明白,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这对大部分的公司来说都成立。这便意味着必须关注两件事,大客户与长期客户。大客户所给的任务大。这表示你更有机会运用成本较年轻的顾问人员。长期客户的关系造就了依赖,因为他们若换了另一家顾问公司会增加成本,而且长期客户通常较不在意价钱的问题。 对大部分的顾问公司而言,争取新客户是重点活动。但在我的新公司里,尽可能与现有的大客户维持长久关系的才是英雄。 为自己致富 不久以后我确信,对于顾问和他们的客户而言,努力和报酬之间没啥关系。如果有关系,也可能微不足道。人应该聪明有看重结果,而非一味努力。依照一些重大的见解来行事,将会行有方向,凭着脑子聪明和做事努力,无法有相同效果。可惜我许多年来因罪恶感和同事压力,从未彻底运用这个道理。我们太拼命工作了,而且收效并不与之成正比。 当时,顾问公司有好几百个正式员工,公司合伙人约有30位,但公司30%的利润流向个别人,那就是公司创立者。其实,创立者仅占合伙人数的不到4%。我和其他两位合伙人决定不再让创立人更有钱,我们开设了自己的公司,用同样的道理来赚钱。我们的公司渐渐成长,拥有了上百个顾问人员。不久,我们三个尽管为自己公司做了不到20%的努力,去享受了超过80%的利润。这也引发了我的罪恶感。六年后我就辞职了,把自己的股份卖给其他合伙人。由于此时公司每年的收入与利润都成倍的增,所以我的股份卖得了一个好价钱。 我用收入的20%,投资在一家名为飞罗传真的公司上。我的投资顾问公司为此大干震惊。当时,我们只有大约二十只上市公司的股票,飞罗传
国际上有一种公认的企业法则,叫“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 一是“二八管理法则”。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以提高企业效率。二是“二八决策法则”。抓住企业普遍问题中的最关键性的问题进行决策,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应。三是“二八融资法则”。管理者要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营的重点项目,以此不断优化资金投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四是“二八营销法则”。经营者要抓住20%的重点商品与重点用户,渗透营销,牵一发而动全身。 总之,“二八法则”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环节、关键用户、关键项目、关键岗位。 我们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无论是国际发达的传媒业,还是处在上升阶段的中国传媒业,都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二八法则”,具体如下: 一是技术法则。传媒业的产值80%来自技术设备业,只有20%来自内容产业。国际上将信息技术产业、新闻业和娱乐业统称为大媒体业。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件其实是大媒体产业的硬件。这对投资传媒业的人、经营传媒业的人和研究传媒业的人都是一个启示,即我们在大媒体时代,应该放开我们的视野,关注大媒体。只有对信息技术高度重视,加强研发,才能引领大媒体时代,并占领制高点。 二是市场法则。传播学原理告诉我们:在产品同质化的形势下,方便是产品被选中的决定性因素。电视行业普遍认为,互动电视用机顶盒来完成观众与节目的互动,但电视与短信互动的成功,再一次重复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网络领域,也是短信、游戏等方便、低价的产品超越电子商务业务。 三是娱乐法则。传媒内容业20%的产值在新闻,80%的产值在娱乐。美国的新闻广播电视网ABC、NBC、CBS、CNN悉被娱乐巨头收购。即使单纯的新闻业也出现严重的娱乐化态势。新闻集团的收入结构是这样的:40%来自新闻业,60%来自娱乐业,其中新闻部分主要来自其大众性报纸。维亚康姆、时代华纳、迪斯尼、贝塔斯曼、威望迪环球、索尼等巨头的业务80%以上都集中在娱乐领域。 四是副业法则。传媒业20%的收入来自主业,80%的收入来自相关商品开发。相关商品开发是指以内容主题、角色、影像、形体、名号、事件、创意为蓝本设计、制造、销售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使影视节目走下屏幕、报刊跳出本业,成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从而获得长久的生命力。 五是贵宾法则。给一个公司带来80%利润的是20%的客户。按照这个原则,如果能把这20%的客户找出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对于公司的发展和业绩的增长无疑是最大的帮助。虽然大众传媒娱乐的主力消费者是最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但这不妨碍“二八法则”的应验。首先,面向大众的产品,其收益80%的来自20%的客户,这在传媒业界是个常识。其次,80%的收益来自20%的市场,如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购买力比重就超过全国50%。再次,面向20%的大客户的媒体价值很高,如探索品牌就位居全球十大品牌之列。 六是品牌法则。20%的强势品牌,占有80%的市场份额。一般来说,第一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比第二品牌高出一倍以上,在行业中是价值最大的品牌。在网络界,三大门户无论是在吸引力方面,还是收入方面都占据网络产业的绝大部分。 “二八法则”之所以得到业界的推崇,就在于其提倡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方略,确定了传媒业的视野。要用好“二八法则”,传媒业首先弄清楚企业中的20%到底是哪些,从而将自己经营管理的注意力集中到这20%的重点经营要务上来,采取有效的倾斜性措施,确保重点方面取得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面,取得传媒经营整体进步。
巴列特定律总结果的80%是由总消耗时间中的20%所形成的。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事务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原理的基础上。举例说明:80%的销售额是源自20%的顾客;80%的电线%的利润!这启示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从纷繁复杂的工作中理出头绪,把资源用在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上。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 八二定律称二八定律。
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也称为20/80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实际生活中的八二现象: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 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 2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80%,8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20%。
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只有20%的时间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的事情,其他80%的时间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公司里,也是20%的员工产生整个公司80%的效益我们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国内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却遵照2:8的比例。 在股票中也是这么解释关键思想就是“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因此配置资源时要根据重要性进行分配,着重那20%的实现以对全局产生最优影响。 八二定律-柏拉图的八二定律 柏拉图在解决问题流程时提出,在完成鱼骨图分析及资料搜集后,要使用次数分布技术,区分“少数重点因素”和“大量微细因素”。 这种分析法是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维尔法度柏拉图”首创的。目的是把一大堆数据重组,排列成有意义的 柏拉图图表,从而指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和优次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柏拉图分析法”。 柏拉图分析背后的理念是把数据按次序排列,一般以柏拉图表展示。跟棒型图表一样,柏拉图分析展示的是分布,所不同的是,棒条的排列是由多至少。柏拉图表用一条累积连瞃,代表直轴棒条的百分比总数,从左至右一直累积上去。 大家所熟悉的“八二定律”就是一个很好的柏拉图分析例子。尽管八二的比例也不是绝对的,但透过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出个别关键的数字模块,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发展规律和轻重缓急的优次关系。所以,柏拉图表可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案例在有意和无意中印证了8:2规律存在的规律性与合理性。 管理学家认为,一个企业80%的生意往往来自20%的客户,剩余20%的生意却来自80%的客户。 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占有世间80%的财富,而20%的财富就只能由80%的人去分摊。 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人的智慧,他们领导着80%的大众,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能源学家认为,利用20%的优质资源能产生80%的效益。剩余80%的能源只能产生20%的效益。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一生大概只有20%的可以实现80%的心愿,而80%的人只能实现20%的心愿。 证券分析师认为,大概只有20%的股民享受80%牛市的收益,其余80%的股民只能在熊市中期待。 部门领导也认为,20%的人干着80%的工作,80%的人悠闲地干着20%的活儿,如此等等。 可现实社会中,让人高兴的事总在基数不多的20%里,让人懊丧的东西常常处在80%的事情中,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公平! 我也常常为站错队而愤愤然。在我想做20%的时候,我常常是那个80%,而好不容易熬到我想当80%的时候,我偏偏就做不到20%!为什么整日忙碌,得不到休养生息?为什么总处在无休止的创业,难有收获的季节?为什么没有自己的闲暇生活?为什么不能忙中偷闲、放松一下心情?很多的为什么,让我迷惑不解。 困惑中,我猛然想起“红袖添香”上一个朋友的笔名来:“常想一二”。大概我这位“常想一二”的朋友对“八二定律”也深有同感吧,感悟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足矣!”。“常想一二”曾在无意中流露出,不如意正是人生的低谷期,此时就应该将低就低,以低的姿态、低的优势反倒可以广结善缘,不断反思自己,总结过去,以图东山再起;如果在低谷时期,不能静下心来,生怕别人看低自己,偏要摆出假象来装扮掩饰,结果会适得其反,迷茫自己。其实,人即便是在成功的得意时候,更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低姿态,不管为人,还是做事,都可以少结怨、多交友,减少阻力、保持继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直面惨淡人生,才能活得真实。敢于正视人生,永葆低调宽慰的心态,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洒脱,才能在十有八九的不如意中找到一二点美的愉悦。由此,看来我这位朋友早已看透世事,感悟到人生真谛,常想一二就可以释怀自慰,笑面人生! 这种“常想一二、笑面人生”的哲学思想,也许是从“八二定律”中得到的另外一种解释和启迪吧!八二定律-关于八二定律 对于八二定律,我认为,它是与ABC法则如出一辙,反映着一个共同的本质现象。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地位。(注:下文将把这当作原理) 它也是洛伦兹曲线(Lorectz Curve)的一种特殊形态,是选取了这段曲线中的一个点。 这个点的坐标为(0.2,0.8) 如同我们对八二定律的解释,多数造成少许的影响,而少数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用数字表达就是20的获得了80%,80%的获得了20%。 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70%的获得了30%,而30%的却获得了70%。 甚至可以是不对称的,30%的获得了60%,而70%的获得了40%。 同样可以表达这样的“原理”。 为什么选择了八二,而不是七三、抑或是九一? 大概是因为八二比较接近这种不同之处。 如果选择七三,那么不同之处=49除以9,大概五倍多一点。不足以表达出不同之处。 而九一就将是81除以1,91倍则显得过于大了点。 如果用图形的表述,可能形象一点。 实际上,八二定律,用函数的形式来表达的线) 再加上这个最重要的点;(0.2,0.8) 如果是九一法则、或是七三法则,这个点就将是(0.1,0.9),(0.3,0.7)图 1 八二定律对于洛伦兹曲线而言,更为人知的应用是基尼系数,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八二定律,在我的理解中,应该在二个领域(或是说层次)有着具体的体现。 一是付出与获得 80%的知识的获得只需要20%的努力,而剩下的20%,侧需要80%的努力。 这一点某种程度上可以从考试中看出来,想获得80分,很容易,可再往上的每一分越来越具有难度。 为何如此,我想,说白了,就是这些知识具备着不同属性(难度),有些知识了解就可以了,比较容易掌握,而有些则不是。 这也说明,如果你仅仅想了解某个行业,应该是并不困难。你需要花的只是少量的力气,就可以掌握较多的内容了,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个professional的人,则相当困难。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人也正是这样的人,为了获得了80%的知识,可以付出自己20%的努力,然后?然后就玩(完)了。 这东西,得非常之人为非常之事。 同样的道理, 一个企业付出20%的努力,可以学习到优秀企业(BenchMark)的80%的东西,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咬咬牙,辛苦点学习到发达国家80%的东西。 然而,始终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硬件易学,高楼易建,软件难搞。 同时,应当认识到:正是这剩下的20%决定着80%的作用,也就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是否professional 是否 developed 是否 lead,并且对于这些优秀企业、发达国家而言,为了这20%,他们也是花了80%的努力的。 另外一个领域则是体现在分配上。 对于通常的财富的分布,不用多说,相信每个人都回有体会。 而老师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人身上,这也是我们走过来一直所看到的。 还有着正在经历着的。 20%的人,获得了80%的好工作的Offer,剩下来80%的人,却只留给了20%的好工作。 当然,以后的日子里,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20%的企业获得了80%的利润。 20的员工拿了80%的工资。
巴莱多定律(也叫二八定律),有些地方也译为“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帕累托)发现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 八二定律称二八定律。
流传最广的一句说法是:“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也称为20/80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实际生活中的八二现象: 生活中普遍存在“二八定律”。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 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 2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80%,80%的人拥有社会财富之和的20%。
我们每天的生活里只有20%的时间在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可以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的事情,其他80%的时间都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在公司里,也是20%的员工产生整个公司80%的效益我们通常用80%的精力,去做那些只会取得20%成效的事,目前国内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普遍按照8:2的比例,而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工作中的“管”与“理”却遵照2:8的比例。 在股票中也是这么解释关键思想就是“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因此配置资源时要根据重要性进行分配,着重那20%的实现以对全局产生最优影响。 八二定律-柏拉图的八二定律 柏拉图在解决问题流程时提出,在完成鱼骨图分析及资料搜集后,要使用次数分布技术,区分“少数重点因素”和“大量微细因素”。 这种分析法是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维尔法度柏拉图”首创的。目的是把一大堆数据重组,排列成有意义的 柏拉图图表,从而指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和优次关系,我们姑且称之为“柏拉图分析法”。 柏拉图分析背后的理念是把数据按次序排列,一般以柏拉图表展示。跟棒型图表一样,柏拉图分析展示的是分布,所不同的是,棒条的排列是由多至少。柏拉图表用一条累积连瞃,代表直轴棒条的百分比总数,从左至右一直累积上去。 大家所熟悉的“八二定律”就是一个很好的柏拉图分析例子。尽管八二的比例也不是绝对的,但透过数据分析,就可以得出个别关键的数字模块,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发展规律和轻重缓急的优次关系。所以,柏拉图表可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很多案例在有意和无意中印证了8:2规律存在的规律性与合理性。 管理学家认为,一个企业80%的生意往往来自20%的客户,剩余20%的生意却来自80%的客户。 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占有世间80%的财富,而20%的财富就只能由80%的人去分摊。 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人的智慧,他们领导着80%的大众,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能源学家认为,利用20%的优质资源能产生80%的效益。剩余80%的能源只能产生20%的效益。 社会学家认为,人的一生大概只有20%的可以实现80%的心愿,而80%的人只能实现20%的心愿。 证券分析师认为,大概只有20%的股民享受80%牛市的收益,其余80%的股民只能在熊市中期待。 部门领导也认为,20%的人干着80%的工作,80%的人悠闲地干着20%的活儿,如此等等。 可现实社会中,让人高兴的事总在基数不多的20%里,让人懊丧的东西常常处在80%的事情中,多么不合理,多么不公平! 我也常常为站错队而愤愤然。在我想做20%的时候,我常常是那个80%,而好不容易熬到我想当80%的时候,我偏偏就做不到20%!为什么整日忙碌,得不到休养生息?为什么总处在无休止的创业,难有收获的季节?为什么没有自己的闲暇生活?为什么不能忙中偷闲、放松一下心情?很多的为什么,让我迷惑不解。 困惑中,我猛然想起“红袖添香”上一个朋友的笔名来:“常想一二”。大概我这位“常想一二”的朋友对“八二定律”也深有同感吧,感悟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足矣!”。“常想一二”曾在无意中流露出,不如意正是人生的低谷期,此时就应该将低就低,以低的姿态、低的优势反倒可以广结善缘,不断反思自己,总结过去,以图东山再起;如果在低谷时期,不能静下心来,生怕别人看低自己,偏要摆出假象来装扮掩饰,结果会适得其反,迷茫自己。其实,人即便是在成功的得意时候,更应该保持心平气和的低姿态,不管为人,还是做事,都可以少结怨、多交友,减少阻力、保持继续发展的原动力。只有直面惨淡人生,才能活得真实。敢于正视人生,永葆低调宽慰的心态,才能活得自在、活得洒脱,才能在十有八九的不如意中找到一二点美的愉悦。由此,看来我这位朋友早已看透世事,感悟到人生真谛,常想一二就可以释怀自慰,笑面人生! 这种“常想一二、笑面人生”的哲学思想,也许是从“八二定律”中得到的另外一种解释和启迪吧!八二定律-关于八二定律 对于八二定律,我认为,它是与ABC法则如出一辙,反映着一个共同的本质现象。不同事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有着不同的地位。(注:下文将把这当作原理) 它也是洛伦兹曲线(Lorectz Curve)的一种特殊形态,是选取了这段曲线中的一个点。 这个点的坐标为(0.2,0.8) 如同我们对八二定律的解释,多数造成少许的影响,而少数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用数字表达就是20的获得了80%,80%的获得了20%。 实际上,也可以说成是70%的获得了30%,而30%的却获得了70%。 甚至可以是不对称的,30%的获得了60%,而70%的获得了40%。 同样可以表达这样的“原理”。 为什么选择了八二,而不是七三、抑或是九一? 大概是因为八二比较接近这种不同之处。 如果选择七三,那么不同之处=49除以9,大概五倍多一点。不足以表达出不同之处。 而九一就将是81除以1,91倍则显得过于大了点。 如果用图形的表述,可能形象一点。 实际上,八二定律,用函数的形式来表达的线) 再加上这个最重要的点;(0.2,0.8) 如果是九一法则、或是七三法则,这个点就将是(0.1,0.9),(0.3,0.7)图 1 八二定律对于洛伦兹曲线而言,更为人知的应用是基尼系数,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 八二定律,在我的理解中,应该在二个领域(或是说层次)有着具体的体现。 一是付出与获得 80%的知识的获得只需要20%的努力,而剩下的20%,侧需要80%的努力。 这一点某种程度上可以从考试中看出来,想获得80分,很容易,可再往上的每一分越来越具有难度。 为何如此,我想,说白了,就是这些知识具备着不同属性(难度),有些知识了解就可以了,比较容易掌握,而有些则不是。 这也说明,如果你仅仅想了解某个行业,应该是并不困难。你需要花的只是少量的力气,就可以掌握较多的内容了,但是,如果想成为一个professional的人,则相当困难。 应该说,绝大部分的人也正是这样的人,为了获得了80%的知识,可以付出自己20%的努力,然后?然后就玩(完)了。 这东西,得非常之人为非常之事。 同样的道理, 一个企业付出20%的努力,可以学习到优秀企业(BenchMark)的80%的东西,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咬咬牙,辛苦点学习到发达国家80%的东西。 然而,始终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硬件易学,高楼易建,软件难搞。 同时,应当认识到:正是这剩下的20%决定着80%的作用,也就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是否professional 是否 developed 是否 lead,并且对于这些优秀企业、发达国家而言,为了这20%,他们也是花了80%的努力的。 另外一个领域则是体现在分配上。 对于通常的财富的分布,不用多说,相信每个人都回有体会。 而老师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人身上,这也是我们走过来一直所看到的。 还有着正在经历着的。 20%的人,获得了80%的好工作的Offer,剩下来80%的人,却只留给了20%的好工作。 当然,以后的日子里,会看到更多这样的例子。 20%的企业获得了80%的利润。 20的员工拿了80%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