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恒瑞医药发布2021年年度财报。资料显示,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259.06亿元,同比下降6.5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5.30亿元,同比下降28.41%;归属于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2.01亿元,同比下降29.53%。
在过去几年中,恒瑞医药的营收和净利润一直在保持增长,2021年是其首度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年份。此外,恒瑞医药去年的利润降幅也大于营业收入降幅。在恒瑞医药看来,这背后不乏研发投入的增加、集中带量采购和国家医保谈判产品大幅降价对毛利率的影响。
恒瑞医药曾是资本市场的明星,有“A股药王”、“医药一哥”和“医药白马股”等一众光环加身。在股价方面,去年1月恒瑞医药股价来到每股97.16元的历史最高点,但一年后的本月22日,其股价收报每股33元,已经跌超7成。市值较历史高位蒸发超3000亿元。
Wind截图
在外界看来,恒瑞医药如今正在承受转型之痛:收入占比过半的仿制药业务,在集采政策的影响下明显下滑;而在创新药业务方面,“老”产品的市场爆发期已经过去,而“新产品”的爆发期还没有到来。无论是核心产品还是整体业务,恒瑞医药似乎都正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关口。
年初至今恒瑞医药股价已经跌近35%,何时迎来业绩拐点,这显然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Wind截图
当仿制药遇见国家集采,“医药白马股”底盘迎来冲击?
资料显示,恒瑞医药的主要业务涉及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该公司在肿瘤领域有多条研发管线,同时其业务还布局了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疾病、血液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领域。
恒瑞医药前身是连云港制药厂,最早经营技术含量较低的红、紫药水生产,以及灌装等业务。后来在创始人孙飘扬的改革下,恒瑞医药向创新药转型,并实现了“小厂”向巨头的转变:在2000年上市时,恒瑞医药当年仅实现营收人民币4.85亿元,净利润6553.75万元;但到了2020年,其营收已经攀升到了277.3亿元,净利润升为63.28亿元。
Wind截图
虽然以创新药研发闻名,但是仿制药业务对于现在的恒瑞医药而言依旧不可或缺:一方面,其仿制药业务在收入中的占比约为60%;另外一方面,仿制药业务长期扮演了哺育创新药业务的角色。
恒瑞医药现在的阵痛,很大一部分就出现在仿制药业务上。在集采之下,恒瑞医药入围的仿制药带来的收入变少了。年报显示,自2018年以来,恒瑞医药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3%。
为了进一步降低群众用药负担,国家近年来多次组织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采购周期中,相关的医疗机构将优先使用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并确保完成约定采购量。对于入围的企业而言,一方面产品的可及性提高了,销量和落地范围可能会扩大;另外一方面,产品中选价格与原中标价格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可能对销售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奥沙利铂注射液的原药厂赛诺菲此前挂网价为2100元/支,恒瑞医药报价降幅接近90%,提高了可及性 恒瑞医药2021年年报截图
从财报来看,集采下的仿制药业务表现不佳,成为恒瑞医药2021年业绩的显著问题。
以恒瑞医药公布的具体数据来说: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其2020年销售收入为19亿元,报告期内同比下滑55%;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其2020年销售收入为44亿元,报告期内同比下滑37%。
不过在一些机构看来,带量集采对恒瑞医药业绩的不利冲击很快将见底。安信证券研报指出:“考虑到公司多数大品种仿制药已被集采,预计未来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压制将逐渐减弱。”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之前,集中采购对恒瑞医药业绩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出来。在2020年的集采压力之下,恒瑞医药的营收、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仍然录得不小的增长。但在2021年,营收和净利润急转直下,这是为什么?
从现有数据来看,这个问题固然和药品集中采购推进过程中,恒瑞医药仿制药业务的遭遇和表现有关。但是就其自身业务和财务结构而言,这个问题同时也关乎到恒瑞医药被给予厚望的创新药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