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滴滴出行(以下简称“滴滴”)正式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华兴资本担任承销商。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滴滴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国家约4000多个城镇开展业务,提供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和自动驾驶等服务。
招股书中还首度披露了滴滴的营收状况。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营收分别为1353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1548亿元和1417亿元。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实现营收为422亿元。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滴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5亿元。
对于此次募资的用途,《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滴滴在招股书中进行了披露: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约20%用于推出新产品和拓展现有产品品类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剩余部分可能用于营运资金需求和潜在的战略投资等。
国内网约车业务微利3%
滴滴收入来源主要由三大业务板块构成:中国出行业务(中国网约车、出租车、代驾和顺风车等业务)、国际业务(国际出行和外卖等业务)和其他业务(共享单车和电单车、车服、货运、自动驾驶和金融服务等业务)。
在2020年滴滴的中国出行业务、国际业务和其他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336亿元、23亿元和58亿元。2020年中国出行业务占到滴滴总收入的94.3%。
其中,中国出行业务和国际业务的平台收入从2018年的18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42亿元,并进一步增长到2020年的3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的平台收入中,93.4%来自于中国,6.6%来自于国际。
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年活跃用户为4.93亿人,全球年活跃司机1500万人。其中,自2020年3月31日至2021年3月31日,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名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名年活跃司机。2021年第一季度,滴滴中国出行拥有1.56亿名月活用户,中国出行业务日均交易量为2500万次。
从单量和交易额来看,在截至今年3月31日的12个月里,滴滴全球平均日交易量为4100万单,全平台总交易额为3410亿元人民币。2018年1月1日至今年3月31日的3年时间内,平台司机总收入约600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上,2020年全年的网约车业务中,司机获得的收益和激励总额达到1174亿元。
可以看到,滴滴在市场份额和规模上都已经相当大,但截至去年,滴滴已经连续8年处于年度亏损状态,直到今年一季度才扭亏为盈。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滴滴的净亏损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和106亿元;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三个月,滴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55亿元。
根据招股书,中国出行业务在2019年实现调整的息税前利润38.4亿元,2020年为39.6亿元,2021年一季度为36.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滴滴中国网约车业务息税摊销前利润率仅为3.1%。
2021年5月7日,滴滴网约车发布关于“抽成”的说明:2020年,滴滴网约车司机收入占乘客应付总额的79.1%。剩下的20.9%中,10.9%为乘客补贴优惠,6.9%为企业经营成本(技术研发、服务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线下运营等)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招股书显示,2020年,滴滴在国内出行市场总交易额为1890亿元,其中来自网约车业务(不包括出租车、专车、顺风车等)的交易额为1486亿元。去除在消费者补贴、道路通行费等方面的费用,滴滴中国出行业务实现总收入1336亿元。其中,1105亿元被用作司机收益,占中国出行业务收入的82%;69亿元被用作司机激励,占中国出行业务收入的5.2%。两者合计占滴滴中国出行业务收入的87.9%,约占滴滴网约车业务总交易额的79%,与滴滴此前公布的抽成说明相一致。
除了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也是滴滴的重要布局方向之一。招股书显示,在截至2021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滴滴已经在全球15个国家、4000余个城市和城镇开展业务。滴滴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以投资和并购为主,滴滴已经参与了网约车平台Lyft、Grab、Uber、Careem等的融资,还收购了巴西网约车平台99Taxis。招股书披露,滴滴计划将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扩大中国以外国际市场的业务。
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
在招股书中,滴滴将自己定位为“一站式移动出行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智慧交通创新,解决全球交通、环保和就业挑战。
滴滴将其众多业务背后的商业生态归纳为“四个核心战略板块”“三大业务”“双飞轮”。其中,“四个核心战略板块”分别是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自动驾驶,“双飞轮”则聚焦商业模型,随着整体共享出行市场的持续增长,滴滴的共享出行、车服以及电动汽车网络创造了双飞轮效应,使司机、乘客和平台均获益。
共享出行平台之外,电动车业务和自动驾驶业务进入滴滴核心战略板块。招股书披露的募资用途也显示,约30%的募资金额用于提升包括共享出行、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在内的技术能力。
2020年滴滴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到2025年,迭代定制版网约车D3将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辆。招股书披露,目前已经有接近千辆D1在运营当中,滴滴计划推出新型号的电动汽车,增加定制设计的电动汽车使用数量。
招股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滴滴自动驾驶业务的估值。滴滴从2016年开始进入自动驾驶业务,业务内容主要涉及AI、数据和网络三个方面。由母公司滴滴和软银愿景联合投资5.25亿美元A轮融资后,滴滴自动驾驶估值达到34亿美元,滴滴在自动驾驶子公司的占股高达70.4%。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一季度,滴滴自动驾驶团队人数超500人,拥有超过100辆自动驾驶汽车的车队。
滴滴在招股书中详细介绍了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的市场前景,预计到2040年,全球移动出行市场将达到16.4万亿美元,届时共享出行和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将分别增加至23.6%和29.3%,而现在这三个数字分别为6.7万亿美元、2%和1%。
此外,招股书显示,滴滴2020年研发费用为63.17亿元,占总成本的4%。截至2020年12月31日,滴滴在全球共有15914名全职员工,其中研发员工7110名,研发员工占比44.7%。
股东阵容曝光
公开资料显示,在IPO之前,滴滴已经获得21次融资,总额超200亿美元。投资者中包括苹果、丰田、腾讯、阿里巴巴、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和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风投。
招股书显示,在进行首次公开发售前,滴滴的创始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程维持股比例约为7.0%。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及董事柳青持股比例约为1.7%。根据中概股同股不同权的安排,程维和柳青合计拥有超过48%的投票权,包括程维、柳青在内的滴滴管理层拥有超过50%的投票权。
在主要机构股东中,软银愿景基金持有滴滴逾2.42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21.5%,为滴滴的第一大股东。其次是优步,持有近1.44亿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12.8%。腾讯持有逾7700万股普通股,持股比例为6.8%。
不过,招股书还显示,滴滴最大股东软银委派的董事会成员Kentaro Matsui将在滴滴上市时辞任董事,这意味着软银将退出滴滴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