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东集团、刘强东接连增持京东物流。
4月1日,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配售事项已根据配售协议的条款及条件于当日完成,合共1.505亿股配售股份已按每股配售股份20.71港元的配售价成功配售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
尽管公告并没有公开更多的细节,但根据港交所的权益披露发现,京东集团以每股平均价19.4818元增持407.44万股,持股量由67.68%上升至67.75%。
同时,刘强东也在3月25日、3月30日连续两次增持,持股数目为42.89亿股,占已发行的有投票权股份的69.35%。
有消息人士对新消费日报表示,京东集团增持京东物流表明前者对后者有信心,看好后者的价值。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则对表示,京东集团增持京东物流的主要原因,还是出于后者业绩大幅下滑导致股价暴跌的影响,管理层需要出来维稳。此外,他还认为,今年快递物流行业外延式扩张将成为主流,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更加考验企业资金规模以及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等。而京东增持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应对行业的激烈竞争。
此番京东增持京东物流的目的,业界也存在着争议。
尽管有观点认为,京东与刘强东增持的做法是对京东物流的坚定看好,但不理想的股价表现正持续考验着投资者的耐心。
前不久,京东物流。但这笔看似互补的交易,短期内并没有起到提振京东物流股价的表现。
3月份,京东物流股价跌超20%。3月25日,京东物流股价更是创上市以来最达跌幅,跌14%,市值蒸发近200亿港元。
赵小敏表示,京东物流连续大跌之后,管理层应尽快行动,采用大股东或管理层的集体增持,加速开展外延式的行动。
3月25日,京东物流发布公告显示,公司拟透过配售新股募资,同时向其控股股东京东集团增发股票,双管齐下合计募资约1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0.05亿元。京东物流方面表示,公司拟利用上述两笔资金来提高公司物流网络和解决方案、并购,以及增加一般公司用途的现金储备。
可以看出,此次京东集团、刘强东增持京东物流是上述计划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募资部分用于并购用途,或与京东物流收购德邦股份有关。3月,京东物流发布公告称,将以89.76亿元收购德邦物流66.49%股份。京东卓风因触发全面要约收购,如果顺利完成收购,京东方面将累计支付126亿元,最终控制德邦股份93.48%的股权。
根据京东物流方面的表述,德邦物流品牌依然会保留,将独立运营。与此同时,德邦物流董事长崔维星也在内部会议中谈到,公司还将继续保持品牌和团队独立运营。
远洋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瑞曾公开表示:“京东物流能以这样的价格收购德邦这样的优质资产是非常合适的。”
野村证券研报显示,收购行为背后,是京东物流可进一步加强其大件物品的物流能力,就过去几年的收入贡献而言,家电家具是京东物流的三大核心垂直领域之一;此外,收购德邦控股能进一步扩大其物流网络,在京东物流1.8万辆自营车辆的基础上,再增加1.55万辆,快递员的数量也增加32%,加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覆盖。
这也并非是京东物流在快递物流领域第一次大手笔并购,2020年8月,京东物流斥资30亿元收购以航空货运见长的跨越速运,拥有了超过1000条航空货运航线。
“无论是跨越速运还是德邦股份,京东物流都在试图通过外延式扩张,来减少对京东集团的依赖。”有物流行业业内人士称。
2017年,京东物流曾制定了一个五年计划,即5年收入规模过千亿、外部客户收入占比过半。2020年,京东物流登陆港股前,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营收来自京东电商,而所谓的外部增长也大多来自京东平台上的第三方卖家。
但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的总收入达到1047亿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591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达到56.5%。
然而独立性增强的京东物流,盈利能力却并未得到提高。
据财报显示,2021年,京东物流全年净亏损156.61亿元;毛利率从2020年的8.58%下滑至2021年的5.52%;2021年末,经营现金流62亿元,2020年末,经营现金流102亿元。
也正是由于持续扩大的亏损业绩,京东物流屡屡传出裁员传闻。4月1日,有媒体报道称,京东物流总部的裁员规模大概在30%左右,赔偿方案为“N+1”。但据一位京东员工透露,京东物流裁员比例没有30%那么高,大概10%左右,不仅限于北京,东北也有裁员。
另一方面,在行业“价格战”被叫停,整体业绩回暖的背景下,德邦股份表现也并不突出。根据其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相比较上一年预计减少3.78亿至4.91亿元。未来,德邦股份能否在盈利能力上助力京东物流,尚未可知。
2021年以来,疫情加速了快递物流行业的整合与重组。
除京东物流收购德邦股份外,极兔速递以68亿的价格收购了百世集团国内快递业务。完成收购后,极兔在国内快递市场份额将从6%上升至14%,仅次于中通快递、韵达股份和圆通速递,一举进入国内快递业的第一梯队。
而一直被业内视为京东物流直接竞争对手的顺丰,也在要约收购嘉里物流51.8%股权后,加速整合,让顺丰在国际货代业务上取得迅猛发展。财报显示,2021年,嘉里物流国际货代业务溢利录得48.6亿港元,相比2020年的9.93亿港元增幅高达389%。
“顺丰控股与嘉里物流的资源协同表现将会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国际航空领域。”赵小敏表示。
事实上,在京东物流独立拆分前,与顺丰的竞争并不多。但在其拆分后,京东物流不再以仓配业务为主,而是逐渐扩大业务范围,部分C端业务与顺丰产生了直接竞争。
虽然在收购跨越速运后,京东物流拥有了超过千条航线条的航运线路相比,京东物流仍然落后。
显然京东屡屡增持,也是为了帮助京东物流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今年快递物流行业仍将延续外延式发展,行业内或将有更大笔交易诞生。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京东物流的体量并不存在绝对优势,仍有进一步买买买的可能。”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从全球物流行业发展规律也可看出,许多著名快递企业都是在经历了自我增长过程后,最终选择外延性扩张才走上行业头部位置。如联邦快递成立至今只有50年时间,其中20年则致力于全球网络地域的扩展,大量收购异国本土快递企业,最终成长为国际第二大物流快递公司。
赵小敏也认为,国内快递物流行业集中度仍将进一步提升。“但这也有利于行业整体做大做强,资金规模也得到更一步提升,这样对用户来讲的话,服务质量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