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部门接连发布了《中医药十四五规划》以及新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其中对中药种植和流通领域的指导意见有望促进相关领域加速洗牌。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总经理朱志国对表示:“《规划》从源头促进中医药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行业将会逐渐品牌化,产业链前端市场集中化程度也会提高。”
上游中药种植迎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机遇
作为中医药发展的产业上游,“药材好”是“药才好”的发展关键。长期以来,由于中药材本身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历史原因,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现象严重。从源头规范中药种植、中药材生产、提高药材质量是促进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规划》中提出,要集成创新、示范推广一批以稳定提升中药材质量为目标的绿色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制定技术规范,形成全国道地药材生产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对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培育一批道地药材知名品牌。而新版GAP则给众多基地企业生产中药材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也为市场流通更多优质药材,企业应用更多优质药材创造了条件。
朱志国告诉“《规划》作为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全新纲领性文件,结合最新趋势,对各个产业方向都做出了规划,中医药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于中药材和饮片领域来说是行业利好,目前药材和饮片领域品牌很少、市场集中度低,未来产业会逐步向着品牌化发展,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
过去中药种植基地获得GAP认证后,生产的药材只占市场整体很小一部分,且价格较高。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大,产品成本高,综合回报率低,导致GAP认证企业没有办法和全国数以百万计的中药材种植农户竞争。2016年,旧版GAP取消认证,新版GAP充分汲取旧版发展经验,明确鼓励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符合本规范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及生产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这一方面有助于从源头上提升中药质量,持续促进中药高质量发展,还将推动中药种植领域从农户分散种植向产业化、集中化发展。
亳州轩宸堂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代雷对称:“目前企业与政府、合作社、农户合作的方式是大型企业建设中药种植基地主要的方式,这也是国家引导的方向。在有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对中药材质量进行规范化管控,未来会有更多企业和合作社、种植户合作进行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建设。”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上游资源
《规划》除对中药种植和道地药材品牌建设作出部署外,还对加强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做出了工作安排。对此将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并建立中药材质量数据库,编纂中国中药资源大典。同时提到将支持珍稀濒危中药材人工繁育,提高对中药材种苗管理,制定野生抚育及仿野生栽培技术规范标准,这将切实推动中药材市场的健康发展。
野生和小品种的中药材因采摘量减少价格出现上涨。宜昌某中药合作社公司负责人对表示:“原来在山上的野生药材还是比较多的,有时候一人上山一天可以收获几百斤上千斤,但是现在野生药材资源数量大幅减少,一天能采到几十斤就是不错了。”
云南某中药种植公司负责人则告诉“近两年中药材价格上涨较快,一些野生、小品种中药材涨价幅度更高,如毛慈菇在18年年底时候每公斤干货只有20元钱,现在已经接近400元,而一些中药的种苗价格也不断攀升,像是地苦胆种子现在已经卖到了1500元/公斤。现在中药种类有2000多种,但是只有400多种是常用常种的,还有近千种还没有人工育苗或者较难人工育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过去由于中药市场规模较小,行业对一些药材的利用、开发、保护不足,随着国家对中医药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中药企业对上游药材资源掌控能力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市场情况或发生变化,相关领域或也将有企业突出重围。对此,采访了多家中药类上市公司,多数药企表现出了对于中药资源方面的重视。
寿仙谷公司人士对表示:“公司未来可能会结合公司发展选择合适中药品种继续扩大种植基地。”
振东制药也在年报中也表示会着力打造中药种植基地发展,公司人士告诉“公司将会聚焦中药领域,中药材种植基地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除常规的中药种植基地建设外,还有部分上市公司在珍稀药材和中药种苗培育方面也作了相关布局。
其中振东制药在山西沁县建立的全国苦参种质资源圃,是世界唯一的苦参野生资源库。云南白药在武定县建立占地1.2万亩的中药材优质种源繁育基地,专门从事稀缺中药材的种源繁育、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种植。奇正藏药也在南伊河谷东建立了米林藏药材生产保护基地,公司人士称:“该基地除为公司产品生产提供部分原料外,也是当地藏药野生抚育基地,公司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药材的人工抚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