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推荐 >

惊呆!25岁“沃顿商学院才子”,1.6亿“内部理财”遭疯抢,结果

更新时间:2022-06-14 18:54:14

  诈骗不可怕,就怕犯罪分子有文化!

  据检察日报、浙江法制报等报道,此前某美国社区大学留学生胡某冒充“常春藤联盟”金融专业高才生,谎称自己有高收益且保本的投资理财项目,借此非法集资诈骗1.6亿元。近日,浙江省海宁市检察院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对胡某提起公诉。

  另外,某名校毕业的“高材生”李某在毕业后进入银行担任理财经理,却因难抵高薪诱惑辞去工作。利用金融专业知识,李某协助将非法集资的2.59亿元资金通过购买理财产品、承兑汇票等方式贴现,甘当犯罪帮凶,被判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600万元。

  值此毕业季,基金君在此提示各位金融学子: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切莫因一时的暴利,选择了违法犯罪道路,最终自毁长城。

  冒充金融高材生

  25岁的胡某是海宁人,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由于中考成绩一般,父母在胡某初中毕业后安排就读嘉兴某中学中美合作班,后将他送去美国留学。在高中读了一年后,胡某前往美国一所社区大学留学。

  2017年5月,在结束社区大学学业后,胡某告诉父母,因自己成绩优秀,还可以去更好的学校,委托中介向美国10所名校投递简历,并被耶鲁、哈佛等多所名牌大学录取。在一家商议后,最终选择就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管理系。

  公开信息显示,沃顿商学院(The Wharton School)创立于1881年,被誉为现代MBA发源地,是美国第一所大学商学院,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学术声誉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在2022年《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MBA的权威排名中,沃顿商学院名列全球第1位。

  从社区学院到沃顿商学院,这对于美国本土学生来说亦是难于登天。不过,对于胡某说的一切,他的父母并没有怀疑。

  2018年初,胡某称,自己作为沃顿商学院金融管理系的学生,可以投资该校内部高收益且保本的投资理财项目。父母欣然拿出30万元放心交给胡某,没过多久,胡某便表示,已经靠这笔投资赚了120万元。

  胡某父母信以为真,开心地设宴向亲朋好友宣布了这个好消息。自此,30万元变120万元的“投资传说”广为流传。

  随后,胡某向在金融行业工作的大姨推荐了自己的投资项目,看着胡某的“毕业证”,大姨深信不疑,还向自己的邻居和客户推荐该投资项目。

  非法集资1.62亿元

  就这样,靠着父母亲友口口相传,胡某以投资沃顿商学院内部理财项目可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

  名牌大学高材生、投资专业人士是胡某在大多数投资人心中的形象。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胡某投资阵营后,胡某便建了一个微信群,不时在里面推送各种投资项目。

  同时,为了欺骗更多人参与集资,胡某用套来的资金大量购置奢侈品,肆意投资产业炫富摆阔,骗取投资者信任。

  2020年8月,胡某以学校系统升级、疫情等理由,拖延兑现本金和收益,直到一名投资人向公安机关报案,胡某的真面目才被揭开。“具体投资什么项目他没有说,很模糊地说是沃顿商学院回报率很高的投资项目。我要求看合同,被他以学校有保密要求拒绝了。”投资人在陈述中称。

  “项目很多,都说没有风险,是固定收益。但具体是什么项目都不清楚,只说沃顿商学院金融系的学生才能投资。”投资者谢某表示,自己陆续投资了158万元,一共收到收益52万余元。“每次都有钱拿,回报相当高。”

  2020年12月,胡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经查,胡某在拿到投资款后肆意挥霍,除了用于发放集资参与人本金及收益外,大量钱款被用来购买奢侈品、租用豪车、网络赌博、交友网站充值等。

  在归案后,胡某始终不承认自己编造留学经历及投资项目的事实。但在办案人员反复问到平台信息及学校信息时,胡某均含糊其辞,无法说明相关情况,甚至连宾夕法尼亚州的英文发音都不会说,所有的证明文件也均是伪造。

  截至案发,胡某已向数十人非法集资1.62亿元,尚有4000余万元投资本金未予退还。

  理财经理辞职帮人洗钱

  再讲一个“金融高材生”下海的案例:

  2010年,李某从名校毕业后进入银行工作,担任理财经理一职。在他接触的客户中,出手阔绰的不少,但让李某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叫向某的客户。向某每次购买理财产品都达到了千万级别,所以李某对他格外上心。

  为了拉近距离,李某主动在向某公司投资了15万元购买了10单产品,一年后拿回本息24万元,年利率高达60%。如此高的利率,让身为专业金融理财人员的李某心里一惊。但为了留住向某这个大客户,李某选择了沉默,继续帮助向某进行资金管理。

  合作中,向某也对这个为自己管理巨额资金的年轻人颇为欣赏,还向李某提出,“我的公司每天资金往来金额很大,财务成本也高,有没有办法可以节约成本?”

  李某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建议。向某听完非常心动,随即向李某抛出了“橄榄枝”。在“工资随便开”的巨大诱惑下,李某从银行辞了职,专心为向某工作,月工资高达5万元。

  之后,李某先后通过注册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和公司股权等方式,将向某转给其的巨额资金进行转换。为满足支付牌照办理要求,李某先让向某花费20万元收购了一家科技公司,又以自己的名义注册了一家财富公司作为子公司参股其中,由他担任科技公司总经理。

  同时,李某主动提供自己的银行账户帮向某理财。一年内,李某将接收的向某非法集资来的2.5亿元全部转入上述两家公司,并以两家公司的名义购买司法拍卖的股权、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等,不断买进卖出,帮向某赚了1000余万元。

  后因金融行业检查,二人未申请到支付牌照。李某留下向某赠送给自己的600万元,将本金和利息共2.575亿元全部转到向某的银行卡,由向某继续用于向投资人返利。李某还建议向某开展承兑汇票贴现业务,先后帮助向某公司三位高管将900万元承兑汇票兑换成现金,并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将贴现资金转到三人账户,获利50万元。

  被判六年有期徒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没过多久,向某的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向某案件,在与公安机关共同研讨资金去向时,发现李某有洗钱嫌疑,遂监督公安机关对李某涉嫌洗钱案立案侦查。

  2018年5月,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一直“零口供”,坚称自己不清楚向某资金来源,且在购买理财产品后已将资金全部返还。

  为证实李某存在主观故意,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取证。经查,李某作为银行理财经理,曾经接受过反洗钱培训,且在离职前就明确知晓向某公司经营模式。其本人亦在向某公司购买10单产品,年利率高达60%,对于具有专业金融知识的李某来说,其应当知道向某的行为系非法集资。

  2019年2月,案件被移送邗江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其间李某仍不认罪。为精准定性李某的行为,承办检察官通过“检答网”平台咨询专家意见,最终认定李某的行为涉嫌洗钱罪,遂以洗钱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2021年12月,该区法院以洗钱罪判处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600万元。后李某不服上诉。日前,扬州市中级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