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房地产统计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没找到,给楼主一个《十二国记》同人文收藏的网址吧,楼主可以去看看,有很多。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原则如下:
1、定量准确
2、先进合理
3、突出特点
4、简洁扼要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原则
研究不同水土保持治理模式下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需要构建一套实用的,能够全面准确地判断和评价水土保持治理效益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应满足以下要求:①能够全面反映影响水土保持治理效益各因素的现状。指标体系中既要包括能反映生态、社会、经济各系统本身主要情况的指标,又要包括能反映其相互间协调程度的指标,还应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系统性。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为了能够运用指标体系对不同治理模式的各主要方面做出准确的判断和评价,所选指标要尽可能量化,同时对一些有重要意义而又难以定量的因素,可用定性指标进行描述。③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生态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本身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其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动态变化的,因此要求指标体系既能反映其现状,又能反映其主要变化趋势。④指标体系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所选指标应该针对研究区域的实际状况,而且比较易于测定或获取。⑤所选指标应该与不同治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或对其有直接影响。影响治理模式的因素很多,只应考虑与治理模式有密切关系或有直接影响的指标。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是综合评价工作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构建指标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系统性原则。指标的设置要从各个方面全面完整地反映出评价对象的各个主要影响因素。②可比性原则。同一指标对所有的评价对象应具有相同的标准尺度,便于评价对象间相互比较和分析。③通用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尽量满足能够反映各方案的要求,避免选取某些仅对某一方案适用的特殊指标。④简洁性原则。指标的描述要简洁准确,指标的含义要明确具体,避免指标之间内容的相互交叉和重复,同时,在不影响指标系统性的原则下,尽量减少指标数量。
能效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长距离输油气管道系统是耗能大户,一条年输量1000万t的输油管道,每增加1MPa的节流压力,管道系统将多耗电300万度。由于输油品种和输油量的调整、因腐蚀承压变化改变运行方式等因素造成了输油管道能耗起伏不定,给管道的能耗分析和节能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目前对油气管道(网)能耗数据分析和评价,主要凭借调度人员和能源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使用由综合单耗、生产单耗、电单耗、气单耗等构成的指标体系,对管道能耗进行同比、环比的对比分析和评价。但由于收集的历史数据不全,且采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比较粗糙,同时各指标的实用性差,效率低,科学性差,可靠性差,不足以直观全面地反映油气管道的能耗水平,不便于开展进一步技术分析与节能挖潜。能效指标是对油气管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的重要依据,合理构建能效指标体系尤为重要,需要针对油气管网可能面临的各种运行条件,设计出一套新的能效指标体系,从而为油气管网的高效、经济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能效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五条基本原则,即:目的性、全面性、可行性、稳定性以及与评价方法的协调性。目前各类多指标综合评价实践中,基本上是采用这种定性方法进行指标选取的。
遵照此基本原则,能效指标体系构造时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目的性原则。即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必须紧紧围绕着综合评价目的层层展开,使最后的评价结论的确反映了评价意图。
2)全面性原则。即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反映被评价问题的各个侧面,绝对不能“扬长避短”。否则,评价结论将是不公平的。
3)可操作性。一个综合评价方案的真正价值,只有在付诸现实才能够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指标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都必须是可操作的,必须能够及时搜集到准确的数据。
4)可比性原则。即所构造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对每一个评价对象是公平的、可比的。指标体系中不能包括一些有明显“倾向性”的指标。
5)科学性原则。即整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元素构成到结构,从每一个指标计算内容到计算方法,都必须科学、合理、准确。
6)层次性原则。即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可为进一步的因素分析创造条件。
7)与评价方法一致的原则。不同综合评价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存在一些差别。实际构造评价指标体系时,有时需要先定方法再构建指标。
对于能效指标体系的建立,除遵循一般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外,对于现有能效指标体系将予以保留,并根据长输管道、管网能源管理的需要、分析评价方法本身的要求,完善能效指标体系。
如何设计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 人员绩效考评的评价对象是中各个层次、各种岗位的人员的工作成果。既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也应该包括技术人员和现场操作人员。评价目的是评判他们对的贡献程度后?运用评价的结果,提出有效的激励措施,使得人员继续为做出贡献。对于管理人员来讲?其业绩多半体现在所管辖的组织的整体业绩。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者的业绩则体现在所经营的所取得效益以及与相关的各种关系的处理状况。从评价结果来决定经营者的年薪、荣誉或承担损失。
二、 拟定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
1、 收集内部或与相关的资料,进行体系轮廓设计。按层次结构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是经营业绩。
一级指标 A1=国有的经济效益 A2=市场地位 A3=对公众顾客关系 A4=同国家的关系 A5=员工关系及能力发展 A6=股东关系
二级指标 B11=生产要素的利用 B12=优质产品率 B13=商品销售率 B14=资金利税率 B15=成本利税率 B21=市场占有率 B22=增长率 A31=环境污染状况 A32=产品对消费者的满足性质 B30=对公益事业的贡献 B31=污染状况 B32=产品满足性质 B33=服务 B34=对公益事业贡献 B41=税收 B42=国有资产的保值 B51=员工的报酬水平 B52=员工的发展 B61=股东的报酬率 B62=股票的走势 B63=资本金的利润率
三级指标 对应于 B11 C111=全员劳动生产率 C112=原材料利用率 C113=生产能力利用率 C114=成本费用利润率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如下:
以上指标中,既有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硬指标,又有一些主观判定或市场调查的资料为基础的软指标,从而全方位的对经营效益做出评价。
2、 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系统。统计指标系统是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需要而设计的,是为评价指标体系服务的。它将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清晰的、系统的、有层次的表示出来。统计指标体系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辅助系统。
为企业设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设计常用步骤:
首先要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要求,设计企业层面的KPI,然后运用各种方法技术将企业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到部门、班组以及岗位;
根据工作说明书的内容设计企业各部门、班组以及岗位的岗位职责指标;
根据岗位胜任特征模型设计各类岗位的岗位胜任特征指标;再根据岗位的不同,设计各类人员的工作态度指标,由此便构建完成整个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