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技术报国的初心、坚持以技术驱动为主轴,昱能科技以微型逆变器为切入口,逐渐成长为国内第一、全球第二的组件级电力电子设备龙头厂商。
和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而新型功率器件和芯片技术是微逆技术路线的核心要素。
“组件级电力电子产品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芯片与器件的竞争。硅谷先进的芯片设计技术孕育出了MLPE行业龙头。”凌志敏向《科创板日报》强调,昱能科技核心团队有着芯片设计的基因,而这正是公司优势所在。
凌志敏和罗宇浩回国前,均曾在美国Solaria和Xilinx等国际龙头厂商任职,拥有丰富的半导体芯片和光伏行业经验。尤其是在全球FPGA芯片龙头Xilinx的技术积累,奠定了昱能科技MLPE产品发展的技术基础。
据了解,FPGA逻辑块的独立运作和任务并行处理的优势更符合微型逆变器系统的需要,且未来进行升级迭代的可拓展性更强。两位创始人基于FPGA芯片架构在硬件电路拓扑、软件控制算法和监控分析系统等方面持续研究和拓展,助力昱能科技成为MLPE领域领跑者。
例如,昱能科技2011年在国内率先推出首款单体微型逆变器,并实现商业化运营;2013年,公司相继研制出全球首款双体微型逆变器及全球首款四体微型逆变器,双体及四体微逆产品推出及量产时间大幅领先Enphase等国际巨头以及禾迈股份等国内同行;2021年,昱能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八体微型逆变器,而且推出了第二代三相微型逆变器,单通道最大输入电流可达20安培。
回首行业的发展历程和公司的成长收获,更加坚定了凌志敏坚持技术创新、成为行业标杆的意志。
“早期有很多厂商做微逆,绝大部分以单体产品为主,但最后只有Ehnphase和昱能两家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其中,Enphase在单体微逆市场已处于垄断地位,昱能走出了自己的创新道路,首创多体微逆架构并逐步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厂商。”凌志敏向《科创板日报》补充道,与其他厂商降本方式不同的是,公司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实现降本增利,包括首创多体结构、突破大电流技术以及相应控制算法运用等方式来降低每瓦单位成本。
据了解,昱能科技微型逆变器的单瓦成本近年来不断下降。公司第四代微型逆变器大幅提升了最大输入电流,通过接入更高功率的光伏组件来进一步降低单瓦成本,目前已经达到0.4元/W,系全行业最低水平。此外,昱能科技正在研制的光伏组件快速关断器专用通信及控制芯片、电池子串优化器及芯片等专用芯片均有提高系统集成度、降低应用成本的成效。
凌志敏表示,微型逆变器依然是昱能科技未来的发展主线年快速推进第四代微逆的导入之后,公司进一步加快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正在研究布局基于GaN器件的高效微型逆变器。
值得关注的是,智控关断器正成为昱能科技新的成长驱动力。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智控关断器2020年开始放量,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2倍,营收占比提升7.23个百分点至13.27%。除采用微型逆变器方案直接消除系统运行时存在的直流高压外,“组串式逆变器+关断器”也是业内所较多采用的方案。
“我们在2017年启动智控关断器项目时,也是从芯片方面开始出发,自主设计关断芯片。不仅是全球第二家推出面向美国市场符合Sunspec行业标准的智控关断器的厂商,而且是目前唯一一家可同时量产微型逆变器及关断器产品的企业。”凌志敏向《科创板日报》解释说。
研发投入方面,昱能科技近三年研发费用金额年均复合增速达25.8%。截至2021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87人,为员工总人数的48.6%,占比数值居同行业可比公司首位;拥有发明专利66项,大幅领先于禾迈股份的19项。
凌志敏进一步透露称,公司部分研发人员在美国硅谷,持续保持研发的前瞻性,使技术水平能与国际同步。“MLPE技术目前仍处于上升阶段,很多创新的源头依然在国外。尤其是美国硅谷是MLPE龙头企业Enphase,Solaredge 和Tigo的重镇。”此外,昱能科技积极参与了国家863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等项目,以产学研的方式不断提升技术能力。
人才激励方面,凌志敏向《科创板日报》表示:“公司采用轻资产模式,最有价值的就是人,后续会继续加大激励力度和覆盖面。”
据悉,昱能科技已有嘉兴汇能和嘉兴汇英两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有公司股票数量532万股,覆盖46名员工。此次科创板战略配售中,在昱能科技的核心员工资管计划参与主体里,获得认购比例较大的均为业务骨干,包括销售总监、运营部总监、设计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