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长春高新凭啥医药股最贵,抛物线选股

更新时间:2021-11-15 19:02:53

  1:有重仓持有长春高新和复星医药的基金吗

  有的。重仓持有长春高新的主要是社保基金,共965.25万股(左图)

  重仓持有复星医药的主要是公募基金中欧价值,共1531.75万股(右图)

  2:长春高新股票原始股多少钱

  原始股每股一元钱

  3:长春高新这个股票怎么样

  值得购买,因为这是一个新股,潜力大,

  4:现时最贵的药业股是哪一只

  其实还不止这些,基本面的因素还有其他的,大概有10多种因素,不过不是每一种都能影响到外汇的行情的,它们是有等级的,等级越高,影响外汇的变动就越明显,一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是不能带来影响的,建议你到财经日历看看,然后你就会明白的了。

  5:

  林园神话”是泡沫吗 ,是的。
对于广大的股市投资者来说,林园可谓是大名鼎鼎。自去年林园在某电视台财经节目中透露说,自己炒股16年来赚了12万多倍,资金从8000元翻到了4亿多元,林园就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由于林园一直对外坚称自己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因此媒体还送给他一个雅号——“中国的巴菲特”,林园也因此俨然成了中国股民心目中的“股神”,经常参加各种投资论坛,在各大财经网站开博客,向广大的投资者推荐股票。不过,在林园逐渐被“神化”的过程中,外界对其所讲述的炒股暴富神话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天网上流传的一篇博客文章——《林园神话被终结》,说上海某电视媒体为求证“林园神话”的线多位股市投资高手与林园“过招”,结果发现林园提供的炒股资金单据有假。为慎重起见,记者昨日连线了这家媒体,获悉文章中所披露的完全属实,也就是说,被广大中小投资者奉为经典的“林园神话”已被戳穿,破灭了。
博客文章披露林园资金交割单造假
在昨天的某财经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篇《林园神话被终结》的文章,文章作者是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邀请来与林园过招的10余位投资高手之一,从行文口气看,文章是写于10月20日。文中写道,那天下午4时,在第一财经频道的拍摄篷里,中国股市的神话人物——林园,正面对着由上海第一财经主持人叶蓉所率领的十余名上海股市精英的挑战。第一财经的目的是求证林园从8000元炒股炒到4亿元的线多位投资高手轮番询问、质问、盘问,甚至“诱供”林园,但林园一一以“你不懂”、“我忘了”和“我没必要告诉你,是你们请我来的”等作答,显得“很傲、很牛、也很酷”。好在林园还带来了记录自己炒股的资金市值明细表,于是大家又从分析明细表的真伪开始着手,在将近一个半小时之后,文章作者终于发现了问题。
作者向林园提了一个关键问题,他问:“林园先生,我是证券公司负责交易清算的,我注意到您提供的交割单和明细表中的不确定因素除了你以个人原因作为托词所掩盖以外,我还注意到一个不可遮盖的缺陷,这十九份明细表共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家证券公司,总计资产六千余万,其中我注意到已有两家在一年前宣布破产,另有一家在一年前也被托管,而在您的资产明细表中他们的大名却赫然在目,我不能想象这三家公司在宣布破产和已被托管一年多以后,居然还在今年的10月9日和10日给你打出这份资产明细表,并盖上他们鲜红的公章。因此你还能让媒体公开这些所谓的真实资料吗?尽管你称这只是你财产中的一小半。”对此,林园在沉思了几秒之后,用很低的音调但很坚定很清晰回答说:“不行”,顿时全场哗然,至此,林园神话的真实性就被否定了,主持人叶蓉在与编导商量了几句后,宣布拍摄结束,节目通不过审查。
连线当事双方
一财称将公布对话细节
为了求证博客文章中所描写的事件的真实性,记者辗转与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富人生》节目主编王旭东取得联系。记者了解到,当天录制节目时王主编一直都在拍摄篷里,对这件事情应该很清楚,于是记者问他:“博客文章中所写的是否确有其事”王主编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他告诉记者,自己有所有当天与林园的对话实录,由于昨日在北京出差,因此一时还无法将对话的细节公诸于众,但很快就会公布。他表示,在第一财经之前,不少媒体都曾报道过林园,包括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但都没有深入下去,而是听信了林园的一面之词,一旦一财将这些对话公开,将是轰动性、爆炸性的新闻。
据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林园是深圳股民,记者试图通过深圳证券界的朋友与林园取得联系,未果。于是记者又通过网络搜索,结果发现林园目前又增加了一个身份——无锡锡东汽车广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通过无锡114查询,记者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公司办公室的人士告诉记者,林园确实是公司董事,但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找他。他还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的投资规模只有1000万元,林园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南京华泰证券某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投资者在营业部的资金交割单和成交明细表是炒股的证据,只要是真实交易,这个记录就会保留下来,因此,如果林园不能提供真实记录,那就说明有问题,有编造故事的嫌疑。
评说“造神现象”
“吹牛”效应负大于正
“林股神”虽然“吹牛吹大”了,但是,对于他这种很特别的“吹牛”行为,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声音却并非一边倒,而是各种声音都有。
南京某投资公司老总表示,除了国家政策、公司好坏等之外,支撑股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人气,尽管林园自吹自擂显得有点不那么诚实,但是对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林园的炒股神话以及他所宣扬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理念,确实给投资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众多的投资者重新树立了炒股的信心,尤其是当“林园神话”刚刚传出时,沪深股市还处在上升行情的起点,很多受其鼓舞的投资者此时入市,正好赶上了今年的牛市行情,到现在应该说赚了不少吧。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林园的神话故事示范下获益。网民“路见不平”说:“坦率地讲,我没想到竟有不少人不知不觉地上了当!我有一邻居(一位退休老师)就是受了‘林园’的鼓噪,在G招行H股上市那天上午以9.89元天价买入2700股G招行,仅短短几天股价竟跌为9.12元。现在这位退休老教师只能是欲哭无泪!”
而林园为何又敢而且能把“牛吹大”,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吹牛市场”,一是迎合了需求,股民们在平淡与焦躁中看到这么一个人物,确实能够刺激信心;二是传媒吸引了眼球,这么一个传奇人物,是媒体的极好素材;三是抬升了林园本人的身价,至少,他从无名到有名,也有了因名而生的“利”,因他而生的书籍、演讲、讲座等各类市场,就足以说明“名利”效应。
记者又想到股市上的一连串神话故事,比如“亿安科技的老太太”、“长虹的囚犯”、“深发展的推车老农民”等等。这些股市神话故事,虽然时代不同,故事主人公不同,但都有一个足以让你动心的欲望冲动,在销售学上,叫做事件营销,就像某保健品编造的美国将军吃了以后如何如何的故事一样,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看故事的人产生购买欲望和冲动。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美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所谓如雷贯耳的将军,但故事是动人的,他能够打动你,并让你往外掏钱,就足够了。在林园的神话的鼓动下,冲进市场,他们关注林园的一言一行,林园说到的股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成功的“事件营销”也应该有它的底线,那就是“诚信”,如果“牛皮吹到破”,它的正效应就要走到向反的方向了。“吹牛市场”的所有获益者,也都可能获得惩罚性回报。
这个骗子只是个托~~

  6:林园的记者观察

  你相信“林园”吗
“不操盘”的林园,用满仓迎接了2008年的暴跌,旗下信托亏损至几近原来的6折。
“所谓阳光私募,也就是公布了净值,可以公开买卖产品。到底该产品是怎么操作的,单凭管理人两三句话,他说他司机的年薪几位数,你就能相信”林园的“低调表白”并不能获得沪上私募界的认同。
在2007年大牛市中,贵州茅台(174.42,1.61,0.93%)2007年末每10股分红8.36元;五粮液(29.96,0.76,2.60%)2007年不转增不分配;云南白药(52.96,-0.13,-0.24%)每10股分红1元;招商银行(17.49,0.12,0.69%)每10股分红2.8元。如果仅靠这些分红来获益的话,那么林园的年化收益率并不高。而他的司机也绝拿不到2000万元的年薪。
林园、但斌、赵丹阳、李驰、殷保华、李振宁、汪建中……这些曾经的炒股冠军、坐庄主力们,经过2008年熊市刷洗后,有的关张,有的逃亡,有的消失,有的一度盛传遭到客户的老拳相向。
也难怪坊间传言会此起彼伏。
去年底,一度被誉为“三秦炒股第一高手”的陕西鑫鹏掌门人阮杰被投资者告上法庭,原因是其管理的“鑫鹏一期”单位净值实际增长率为-68.28%,在深国投旗下70余只阳光私募当中排名倒数第一。今年初,江湖雅号“金手指”的北京首放董事长汪建中被证监会处以1.25亿元天文数字罚款后,再因涉嫌操纵股市而被捕。
“英雄”的头衔频繁地在不同时间,加冕在不同的私募头上。
2008年伊始宣布集体清盘的赵丹阳,也确实被2008年上半年的牛蹄踏在了脚下。深国投数据显示,“赤子之心”2007年下半年净值增长率仅为8.61%,这与同期偏股型开放式基金动辄超过100%的年收益率相去甚远。有不少深圳私募界人士曾不屑一顾地表示赵丹阳根本不懂投资,他是私募界的一个失败者,3500点以上全部踏空。
不过时至今日,检视退潮后沙滩上的尸体时,其中并没有赵丹阳。
在资本市场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同样与林园一样标榜“价值投资”的但斌与李驰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过。甚至有传但斌在去年底遭到投资人的袭击。李驰管理的“同威1期”信托产品,根据朝阳永续统计,截至2008年12月19日,单位净值0.788元,下跌21%。
但这都不是最终的英雄榜。在瑞富信息副总经理彭亚轩看来,同威是一个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结合得很好的公司。因为下一轮牛市何时到,谁都不知道。他们目前输的也许只是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6124.04点到2566.53点,在过去的9个月中,中国股民遭受了一轮最为惨烈的大跌。面对昨日还风光无限今日就已哀鸿遍野的股市,那些曾经在证券市场呼风唤雨的人物现在究竟在做什么价值投资的大旗并没让被称为“股神”的林园在这一轮大跌中幸免。但他却表现出了与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说他已经不再看盘,每天更多的时间用来睡觉。他现在唯一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坚定持有”。
坚持是赚钱之本
对林园的采访是在他位于国贸的办公室进行的。这里并不是林园的公司,而是某证券公司为林园提供的一间宽敞明亮的贵宾间。他说自己其实很少来到这里,因为自己的家在北京城的西边,“懒得跑,没事就在家睡觉,除非有事才过来”。
虽然近半年多来中国A股走弱,喜欢满仓操作的林园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风格。“我的仓位一直都是满的,只不过现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我就不再买入了。但绝对不会改变我的投资理念。”
当众多投资者因为被突如其来的大跌套得痛不欲生纷纷割肉出局时,林园的稳如泰山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林园说,股市的规律就是:牛市吹泡泡,熊市挤泡泡;泡泡迟早会被吹破,泡沫终究也会挤干净,周而复始。但无论市场如何认准自己确定能赚钱的股票,坚定地持有它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根据我近20年的投资经验,一只股票大涨的时间可能只有10%,而剩下的90%日子里不是在调整就是在下跌。如果你在那90%的时间里都持有这只股票,但却在最后那10%到来前因为受不了‘漫长煎熬’卖出了,那只能是一种悲哀。”林园笑着说。
“经过我的测算,未来15年中国经济的复合增长率能达到4%,因此我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有了这个垫底,我根本不担心中国股市,更不担心我买的股票。不过,现在这种大市下,我做的更多的是睡觉和玩。”
林园说,自己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谈论股票及相关的事情,原因很简单:害怕别人的思路影响自己的投资决定。“我不像很多股民那样随时盯着交易软件,看股票每分钟的变化。我甚至想去一个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地方。如果别人问我成功秘诀是什么,我想那就是坚持价值投资,抛开一切的私心杂念。”林园笑着说。
在林园看来,买股票和做其他行业一样,选对了方向就要一条路走下去,“朝令夕改的人在哪里都是赚不到钱的。”
赚钱机器才是好公司
很多人认为,在股市中赚到的钱都是其他股民的钱,也就是说你赚钱了,那是有别人赔了钱。的确,在资本市场的大潮中,有赚到钱的也有赔了钱的。但在林园看来,股市中赚到的钱应当是上市公司的,同理,“好公司应当是一部能大把大把赚钱的机器。”
林园说,他从不轻易买入任何一家公司。“至少跟踪三年是必须的,确实感觉不错,就少量买入尝试一下,再继续跟踪。觉得确实没有什么问题,这时就会大量买入。”在林园看来,未来三年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公司,都是有着“婴儿的股本,巨人的品牌”特性的行业老大。“很多上世纪50年代卖菜的日本老太太因为在当时投资了索尼的股票,现在有些已经进入全日本最富有的人群。”林园笑着说:“就是这么一个理儿。”
在近20年的投资生涯中,林园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挑选能够真正赚钱公司的标准。
首先,判断一家公司能否为股东赚钱,就要看这家公司的赚钱总量是多少(绝对利润额)。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园说,他投资时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虑的,当然如果能发现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应当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园通常考虑的是每股盈利起码要3-4毛钱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动态值和毛利率的变化也是林园选择公司的重要指标。因为林园认为,他投资的企业毛利率一定要稳定或者趋升,否则他一定不会投资这家企业。
“从表象上看,‘小投入、大产出’的公司才是赚钱机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资才能产出盈利的。”林园说:“做其他实业也是一样,谁都希望通过投资100万去赚取1个亿,而不是1个亿的盈利是靠两个亿的投入获得的。也就是‘投资一定,产出无限大。”
赚钱要熬到头发白
1999年,一个朋友对当时身家已经过亿的林园说:“我的公司要在香港上市了,你也来捧捧场买点吧。”在朋友的盛邀之下,林园去了香港。
“当时的发行价1.28港元,我认为太高了就没有买。”林园笑着说:“当然,他的股票也都卖出去了,都被摩根、高盛这样的一些国际大机构买走了。”可是,这只股票发行不久,就遇上了金融风暴,股价一路下跌到5毛钱,这时林园认为是时候出手了,于是买了一些。不久这只股票又继续下跌到1毛9分钱,最终林园持有的成本为0.3元。
在林园5毛钱买入这只股票时,他算了一笔账。林园说:“这家公司是做房地产的,每股净资产一块九毛多,而跌到当时那个价格,相当于它的房子每平米才1700多元,甚至最低到几百块。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它的房子卖七八千一平米,资产净值是根据每平米5千多元计算出来的。由此看来股价确实被低估了。”
“然而尽管如此,这只股票就是不涨,一年最多涨到6毛多然后又跌回三四毛。我当时持有这家公司流通股的30%。我就想,这只股票不到2元我是不卖的。就这样,一直等到了2003年,这支股票才终于大涨。”林园有些郁闷地说,“这时那个朋友打来电话说:‘林园,赚到钱了吧’我有些生气地对他说‘我再也不和你打交道了,我虽然赚到了钱,但这钱赚的太不轻松。’后来,我总结经验,没有把握的投资不应该参与,草率参与了结果熬到头发都白了。”
“冬眠疗法”也是功夫
林园每买入一只股票,都是在他认为有投资价值的价格介入,即买入时的价格要合理或者被低估。但林园毕竟是人,很多情况下,那些价格被低估的股票也不会立即上涨,甚至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才能上涨。林园的方法很简单——当他发现被低估的公司并果断买入后,像动物“冬眠”一样,一直等到股价上涨。
2005年4月份,林园就曾遭遇过这样一次“冬眠”。当时他借钱买入招商银行可转债,买入的平均价为102.50元/股,到2006年初股改前,它的价格仍为102元/股左右,在近一年的时间内,价格就在101~120元间波动,作为“股神”的林园选择默默地等待。后来他又买了上海机场,当时的平均价为13元/股,在买入后几个月时间内上海机场的价格一直在12~15元之间波动,他又再一次“冬眠”。在林园看来,这样的“冬眠”实际上是在股市下跌时蓄积力量、等待时机,最终将会觉醒。而有人也把这种“冬眠疗法”称之为“乌龟政策”。林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