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市净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每股净资产 这两个数值理论上来说,越小越安全。
然后再概念比较,因为八一钢铁有并购题材,那么可以再适当高估一些,即便给予25倍市盈率,股价也应该接近或者超过7元。
总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每股经营活动产生的流量净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
每股收益(EarningPer Share,简称EPS) ,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它是测定股票投资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分析每股价值的一个基础性指标,是综合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公司某一时期净收益与股份数的比率。
该比率反映了每股创造的税后利润, 比率越高, 表明所创造的利润越多。 若公司只有普通股时,净收益是税后净利,股份数是指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如果公司还有优先股,应从税后净利中扣除分派给优先股东的利息。
传统的每股收益指标计算公式为:每股收益=(本期净利润- 优先股股利)/期末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
每股收益仅仅代表的是某年每股的收益情况,基本不具备延续性,因此不能够将它单独作为作为判断公司成长性的指标。我国的上市公司很少分红利,大多数时候是送股,同时为了融资会选择增发和配股或者发行可转换公司,所有这些行为均会改变总股本。由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总股本发生变化每股收益也会发生相反的变化。这个时候我们再纵向比较每股收益的增长率你会发现,很多公司都没有很高的增长率,甚至是负增长。
股份公司中的每股利润(Earnings Per Share,缩写EPS)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该指标中的利润是利润总额扣除应缴所得税的税后利润,如果发行了优先股还要扣除优先股应分的股利,然后除以流通股数,即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数。
企业应当按照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Primary Earnings Per Share)。
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稀释每股收益(Fully Diluted Earnings Per Share)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在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少。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
公司净资产代表公司本身拥有的财产,也是股东们在公司中的权益。因此,又叫作股东权益。在会计计算上,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中的总资产减去全部债务后的余额。公司净资产除以发行总股数,即得到每股净资产。例如,上述公司净资产为15亿元,总股本为10亿股,它的每股净资产值为1.5元(即15亿元/10亿股)。
“净资产”是指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去负债以后的净额,也叫“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即企业总资产中,投资者所应享有的份额。“每股净资产”则是每一股份平均应享有的净资产的份额。
从会计报表上看,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主要由股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组成。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股本、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在公司正常经营期内是不能随便变更的,因此,每股净资产的调整主要是对未分配利润进行调整。
每股净资产值反映了每股股票代表的公司净资产价值,是支撑股票市场价格的重要基础。每股净资产值越大,表明公司每股股票代表的财富越雄厚,通常创造利润的能力和抵御外来因素影响的能力越强。
净资产收益率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 效率。还以上述公司为例,其税后利润为2亿元,净资产为15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3.33%。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未分配利润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二是尚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了企业期末在历年结存的尚未分配的利润数额,若为负数则为尚未弥补的亏损。
公积金是公司的“最后储备”,它既是公司未来扩张的物质基础,也可以是股东未来转赠红股的希望之所在。没有公积金的上市公司,就是没有希望的上市公司。
公司年度利润有以下分配原则,首先提取资本公积金,大概要提30%左右,还要提取公益金,大概5%左右,还要提取坏账准备,具体数额不详,公司不能把每股利润全部分掉。只能稍微意思一下,除非公司确实具有高成长性。如果公司确实具有高成长性的话,公司会用资本公积金转赠股本的。如果公司不自量力,硬是打肿了脸充胖子,不管自身能力,向股东用资本公积金大比例送股,也会使公司因此走上不归路。也就是因此走上下坡路,从此而一阙不振。
毛利率或成本率是大部分生产企业判断生产效率的指标,根据企业的成本构成可以进一步细化分析成本中「料、工、费」的比率,并通过相应控制达到控制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对于很多销售主导型的公司,比如快销、奢侈品、手机等,会特别关注营销费用占比,如广告、促销的不同营销费用与实现销售的分析等。
而技术型公司或科技企业中很关心研发费用占比,这个涉及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的潜力,也可进一步细化为专利数量等具体指标。
对于不少银行或金融机构,客户的资产负债率等都有所谓「红线」,一旦超过「红线」就不但决不能再贷款,而且还要想法把原来的贷款收回来来减少风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不缺钱的时候银行定在后面要借钱给你,真正缺钱的时候,你反而从银行借不到钱。世态炎凉,跟红顶白,大抵如此。
作为企业而言,由于这些资产负债率是「时点型」指标(即季末或年底的出具报表的时点),因此为了规避上述的「红线」,企业总会有一些小手段来在报表时点上「暂时」降低资产负债率。其实银行为了使报表的账面好看也会做同样的事来临时提高自己的储备,这就是为什么原来在季末或年末可能12月31号到1月1号一天的日收存款益率可能会是平常的几倍甚至几十倍。「Cook the book & play with the figure」,银行本身也是上市公司,一样要对他的股东负责。
- Current Ratio = Current assets/Current Liability
- Quick Ratio= (Cash+Bank+A/R)/Current Liability
根据不同的资产的变现能力来体现不同程度的谨慎性原则。毕竟存货可能「清仓大甩卖」,应收账款也可能成为「坏账」,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都有可能受影响。
5. 流动净资产 (Net Working Capital) = 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
大多企业用来衡量流状况的最主要资产负债表项目。(此三项和业务直接相关,而且是资产负债表中的主要变化及风险所在)
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的企业在销售之后收钱的速度,说到底,反应的是企业与下游销售商、代理商之间的博弈能力。
存货周转率反应的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被销售掉的速度,主要反映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不过也受许多其他的非市场因素影响,比如企业的管理思维——按需下单(Pull)还是大量备货(Push)——对存货周转率有很大影响。
应付周转率与应收周转率类似,反应的是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博弈能力。供应商强势,应付周转率高,应付周转天数少;反之亦然。
这个就是在6的基础上计算来估计企业从生产到最后收款所需要的流程,这个流程越短,说明企业运营所占用的资金越少,或者是资金使用的效率更高。
在极端情况下,周期可能出现负数。比如使用零库存管理概念的Dell, 应收DSO和存货DSI都非常的短,而应付DPP却很长,这样Cash Cycle就是负数;我估计如小米、苹果也是类似的情况。用别人(供应商)的钱去赚钱,总归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