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友称,如今的预售期限已从7天、10天变成了14天、30天乃至45天。《奇葩说》辩手冉高鸣也在短视频平台吐槽:“商家不想积压货物,我理解,但我2月份买的毛衣,显示4月10号之前发货,这是几个意思?您是缺真羊毛,还是缺我这个‘傻羊毛’?”
商家:压货成本大,数据高了才敢上架制作
就此话题发言的不止消费者,也有商家。有商家直言,自己承受的库存压力较大,从而不得不采用预售的方式。
成都的李先生是一家线上女装店的主理人,谈及预售,他对中新经纬表示,商家往往比消费者还着急发货,主要是女装尤其冬装的货品成本、仓储及维护成本较高,一旦压货则涉及资金较大。“由于工厂有起订数量限制,我们不敢随便做货,只有在粉丝群预热后订单数据有了起色,才会上架、开始制作。”
“一般的电商卖家分为进货和做货两种,进货的店铺则货期跟着上游批发商走,自己无法左右,有时很难按照预计时间出货;而自己做货的商家,从面料选择到生产、出货的环节众多,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增加好几天货期。”李先生进而解释道,自家店铺的正常货期在一周左右,但如遇面料物流等问题则可能延长至10-14天,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会打好提前量,并清楚地告知消费者。
目前,已有平台对超长预售进行监管和约束。据媒体报道,拼多多对预售期超过七天的产品一律不在平台进行优先展示;此前淘宝也有规定,对预售产品不予优先展示。
李先生直言,曾有某网红商家因自行更换工厂,迟迟发不出货,导致投诉众多,最终被平台惩罚。“消费者可以以商品详情页面的说明,以及客服的承诺为证据,如超出承诺日期未发货则可以向平台提出投诉。”
业内:呼吁电商平台健全预警机制
针对部分商家在设置预售后单方面延期发货,甚至取消发货的情形,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对中新经纬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如未违反商家所规定的购物原则,商家在没跟消费者沟通并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修改发货日期及单方面撤单,均是严重的违约行为,商家应依法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消费者可以通过与商家协商和解、向销售平台反馈、向消协及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进行维权。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导致预售时间一再延长的原因较为复杂。“有部分商家出于逐利目的,将预售模式作为营销宣传和流量增长的手段,而延迟交付商品在享受库存压力减轻的同时,也不用承担退换货等损失,torchlighter到头来让消费者为超长预售买单,这显然有商家转嫁风险的嫌疑。”
付一夫表示,客观地讲,预售这种以销定产的方式有其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店铺缓解成本和库存的压力,不过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发货时间被一延再延,势必会对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损害其合法权益,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李旻亦认为,超长预售是一种不合理的措施,这一形式单纯地增加了消费者的购物风险,却未给消费者带来任何的购物便利。“消费者预售时往往会支付全款或者所谓的‘定金’,在预售期间,消费者购物需求一旦改变,受损失的往往是其自身。”
针对部分商家盲目预售、恶意延迟发货等行为,付一夫建议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对电商平台的监督,加强对平台和商家的刚性约束;同时应畅通投诉渠道,简化处理流程。此外,电商平台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超长预售的不良行为,利用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手段来敦促商家尽快整改,继而助力电商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
“平台应限制最长预售期限,针对超出最长预售期限的商品不予上架。同时,平台应要求商家针对预售商品的价格、期限、质量、发货日期、退货条件等方面,在销售页面进行明确规范。并且,平台应当建立便捷的投诉通道。”李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