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间,威龙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更正公告,对此前发布的2021年业绩预告中的净利润数据进行更正,预计亏损区间从2.1亿元-2.5亿元下修为3.7亿元-4.7亿元。
预计2--3个亿的亏损,到4--5个亿的亏损,作为一家葡萄酒上市公司,这一次,威龙葡萄酒着实把“玩笑”开大了。
而导致该“玩笑”出现的原因则是:财务部门擅作主张!
根据威龙葡萄酒的更正公告,前次测算业绩预告时,公司尚未完成对澳大利亚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评估工作,财务部门自行对上述资产做了预估。
澳大利亚因政策原因,导致全国葡萄原酒出口不畅,造成原酒积压,市场低迷,价格下跌,进而造成原酒减值。从而影响澳大利亚子公司酒厂运转效率降低,达不到满产状态。
经公司聘请评估机构,根据澳大利亚现有的原酒市场价格进行评估以及公司财务部门的测算,澳大利亚子公司上述存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评估减值,对公司2021年度合并净利润的影响金额约为2亿元。
据悉,2016年底,威龙葡萄酒旗下全资子公司威龙葡萄酒有限公司以1341.3万澳元收购了澳大利亚1235.3公顷葡萄园。
到2019年,威龙葡萄酒在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生产规划出现变数!
威龙葡萄酒在将原本“1.8万亩有机酿酒葡萄种植项目”变更为“澳大利亚1万亩有机酿酒葡萄种植项目”后,再次决定将该项目的达成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从2019年12月延期至2021年12月。
2020年以来,被诸多问题缠身的威龙葡萄酒,鲜有对外提及在澳大利亚的生产经营规划与取得的成效。而外界对威龙葡萄酒的关注,也大多聚焦在公司财务问题、债务纠纷方面。
此次,威龙葡萄酒发布更正公告,又重新提起了大家对其在澳大利亚发展状况的好奇。
但从威龙葡萄酒披露的数据来看,海外发展并没成为其重新崛起的重要支撑,反而是一种拖累。
据业内人士介绍,自2019年以来,威龙葡萄酒一直都在“自救”,各种问题纷至沓来,在外人看来都有些目不暇接。
2019年11月,由于公司时任控股股东、实控人、董事长王珍海违反擅自以上市公司名义对外提供担保,公司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2021年8月,在完成了整改后,公司顺利“摘帽”。然而,“摘帽”后,公司却进入了“无实控人”的状态。
2021年12月23日,公司称,原控股股东、实控人王珍海持有的约2154万股股份拍卖完成。此番股份被拍卖后,王珍海将不再持有威龙股份股票。
此外,威龙葡萄酒多位股东及高管则开始轮番减持!
2021年12月,公司股东杨光第及一致行动人通达进出口和华研数据拟减持332.75万股,以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665.5万股。beepool
2022年1月,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王冰抛出减持计划,拟以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其所持公司股份59.81万股,占其持有股份的25%。
而不管是“无实控人”抑或是多位股东轮番减持,市场上一致的观点就是:威龙葡萄酒自身对未来发展都失去了足够的信心,股东开始为自己的“全身而退”做打算。
业内专家指出,威龙葡萄酒是“内困”,内部管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从此次所谓的“财务部门擅自做主”就可以看出。
外部则是竞争力不断下降,品质提升速度减缓,其在部分市场的品牌力甚至出现倒退。
此外,在中澳关税问题的影响之下,威龙葡萄酒在2016年豪掷6.7亿元投资澳大利亚葡萄酒更是一大“败笔”,非但对“自救”没有贡献,还拖了业绩后腿。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威龙葡萄酒的吉凶难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