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的与央行关系
不兑现货币的应用,离不开早期使用商品货币习惯的形成和发展,因为不兑现货币是由可兑现货币发展而来的,而货币发行的垄断权为不兑现货币的实行铺好了道路。一国转向不兑现货币,一般是由中央政府赋予单个机构具有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开始的。中央银行的负债如同黄金白银被广泛接受,并且成为其他银行的储备。然后,政府持久性地取消了中央银行负债的可赎回性,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也就成为不可兑现的货币。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虽然也将此列入负债,但在一般情况下,却是一种长期无需清偿的债务。当今,对货币发行人的要求权不可兑现。此不可兑现货币能够持续流通的首要 原因在于国家法律的强制规定,再者,人们已经熟悉它,并可用自己的物品去交换货币,再用所交换的货币购买自己想买的在购买能力范围内的任何东西。这样,继续接受它也就有了自我强化的性质。在纸币购买力不变至少是不减少的情况下,人们完全可不考虑它对外部货币的要求权,因为它本身可直接实现人们换得所需物品的最终目标,而不必将它换成外部货币从而间接换得自己的所需物品,是不现实的。纸币并不具有稳定的购买力,它可能随着通货膨胀而贬值,这样人们对物的要求权可能无法实现,或实现得很少,也就满足不了人们的最终目标。而纸币购买力的不稳定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不兑现的货币制度。正是这种制度,使央行能按照政府意志随意操纵基础货币量,这是以损失大多数人的福利为代价的。
在可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必须以该国的黄金量为基础发行,如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即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若美元的发行超过了美国拥有的与其等价的黄金量,超过的美元也就不能换取黄金,这种制度将崩溃。实际上,当初这种体系的崩溃,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因为美国陷于越战的泥潭不可自拔,财政赤字迅速增加从而大量发行美元造成的。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由于中央银行不兑现其负债,基础货币量发行的多少对中央银行也就无约束作用。中央银行可通过操纵基础货币量的变化为政府融资、敛取铸币税并实施货币政策以实现政府的目标。 铸币税,是中央银行从发行货币中获得的净收入,它等于发行出来的货币的交换价值与制造货币和维护货币流通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如果新旧货币没有差别,通过将新货币投入流通,则基础货币的扩张意味着现有货币的价值缩水,也就对货币持有人进行了课税。显然,铸币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税收。而在征收铸币税时,往往伴随着货币供给的增长。
在金银铸币本位下,铸币税指封建主从铸币中所获得的收益,即铸币的面值与实际的金银含量、铸造货币的成本之差。即S=M-PQ-C,S为名义铸币税,M为该批铸币的面值,P为铸币厂为每单位金属支付的名义价格,Q是该批铸币所含金属的重量,C是铸造货币的成本。铸币厂常常通过减少铸币重量和贵金属含量、降低贵金属价格等手段增加每批铸币的铸币税。如果在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中,竞争将促使铸币面值等于其边际成本,铸币税S=0。但政府竭力在货币生产上推行垄断,希望赚取铸币税。
在不兑现货币制度下,基础货币的黄金含量为0,生产成本也几乎为0,假定Q=0和C=0,则M=S,在不考虑物价水平变化的情况下,每年的名义铸币税即为基础货币存量的变化。在现代金融体系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控制并发行的,中央银行通过增加基础货币即可增加铸币税。由于中央银行与政府的特殊关系,铸币税大部分为政府获得。如果政府将获取的铸币税再投入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既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又能通过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为公众谋福利,那么这部分铸币税对公众来说是乐意接受的。但是政府本来就有为其公民提供各种设施的义务,在通过制定十分复杂完备的税法向公民征收各种税收后,它就不应该再征收铸币税这种隐性税收,这样的重复征税牺牲了公民的福利。假如这部分铸币税用于清偿自己的债务或其他用途,那更是对公民福利的巨大牺牲。
中央银行在向市场注入基础货币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市场的货币供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作为政府的银行,在政府出现财政赤字时,有责任为政府筹措资金和提供信贷。如果中央银行简单地通过印刷纸币直接为政府偿债,因增加基础货币量而获取的铸币税有助于为政府弥补赤字,但却容易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很多国家从法律上对央行向政府的贷款加以限制。 虽然不同的国家,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不同,资本构成也不同。不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来看,其资金来源大体由资本金、流通中货币、各种存款等构成。资本金包括中央银行实收资本(初始资本金)和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得利润进行分配和上交财政税金后剩余的公积金。有些国有化的中央银行还包括财政增拨信贷基金。按照资本金所有的形式,中央银行可分为全部资本金国家所有、公私股份混合所有、全部股本私人所有、资本金没有等类型。
新建立的中央银行要么依靠国家的力量授权和没收某一或某几个私有银行而来,要么国家自己先建立银行再来没收和改造原来的私有银行,要么采用其他一些方式。中央银行不是银行业发展的自然产物,而是外部力量强加的或者是政府偏好的结果。由于中央银行的发展路径有很多,初始资本金所采取的形态也较为复杂。
如果中央银行从私有银行转变而来,其私有银行原来的资本金构成是影响现有资本金构成的重要因素,不管它是否是因为国家授权或没收。而私有银行原来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应该不是它自己所发行的银行券或货币,只可能是某种外部货币,如黄金、白银等,或者是先于它的银行所发行的、被普遍接受的内部货币,因为在它建立时还未发行自己的银行券或货币。如此类推,最早的银行的初始资本金构成只可能是外部货币。关键是,由于中央银行被赋予的强大力量和特殊地位,它一建立就能发行自己的新货币或统一发行原来的货币,而旧货币必然对新货币具有可赎回性,并且在新货币被广泛认可和流通时,旧货币也必须兑换成新货币。所以,中央银行是否拥有初始资本金的意义并不是很大。虽然为维护币值稳定,中央银行发行货币须具备一定的准备金,诸如以金、银、外汇、证券作发行准备的现金准备和以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库券、政府公债等为准备的保证准备。但是中央银行可更多地使用保证准备,如先用自己发行的纸币从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发行的公债,再以政府的公债作为准备发行纸币。
中央银行既然自己能发行货币,并且其货币即负债被社会公众和各商业银行作为资产和财富储备广泛接受,这样,它发行的基础货币对自己而言也就是资产和财富的代名词。它的收益和公积金也采用了自己发行的货币形式。这样,它发行的基础货币即自己无须清偿的负债成为其资产的来源。它的资产业务也就是通过基础货币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和再贷款、收购黄金和白银、在公开市场上买卖证券等。通过将基础货币投放到各领域,带动各种资产业务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资产,中央银行就可以调整自己的资本构成。随着基础货币总额的增加,中央银行资产总额也跟着增加。 基础货币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是中央银行各政策措施与最终目标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指标之一。在现代银行体系中,中央银行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的数量来实现的。而中央银行在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和再贴现率等货币政策时,都是通过影响基础货币中的准备金而发挥作用的。中央银行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它们在其他情况不变时可动用的基础货币量相应减少,信贷规模减少,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减少了货币供应量,造成通货紧缩,抑制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中央银行若在公开市场上从商业银行或公众手中买进证券,便向市场投放了基础货币,虽然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将增加,但可动用的基础货币较之增加更大,信贷规模增大,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促进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外汇储备是一国综合实力的象征,它具有调节国际收支、稳定币值和汇率、应付政治经济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功能。所以,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除了对商业银行进行再贷款和购入公债外,还要购入外汇。我国外汇储备是由国家授权中央银行购买并持有的。从我国汇率形成机制的角度看,我国外汇储备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表现为对外债权的快速上升,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急剧增长,央行外汇占款比重日益增加。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外汇储备越多,投放在此领域的基础货币也就越多,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便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并可能诱导通货膨胀。
请问外汇占款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为什么还会形成资金缺口,
财务费用为负,难道利息收入大于支出,或者有国家大额补贴要不,只计算利息净增加额,看看会是多少。 外汇占款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
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利率、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中国的基础货币来源和外汇收入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主要的关系式外汇占款
所谓外汇占款,就是比如张三出口一双袜子,1美元,
这个1美元赚到后,张三到中国银行结汇,拿到了6.5人民币
这个6.5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
就是说因为出口,产生了6.5元人民币基础货币的发行
目前,这个占款非常大,所以应外汇占款产生的基础货币非常大
不懂得继续问我 外汇占款的影响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1.适度刺激进口需求
增加社会供给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利率、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新增外汇占款是什么,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外汇占款(Funds outstanding for foreign exchange)是指受资国中央银行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是非自由兑换货币,外资引入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进入流通使用,国家为了外资换汇要投人大量的资金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形成了外汇占款。
中国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主要缘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近年来我国外贸和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较快,企业不断地将外汇出售给商业银行以换取人民币,商业银行又不得不将大量外汇出售给央行以换取人民币,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热钱的流入。随着我国资本项目的开放程度日益加深,近年来,国际热钱持续流入我国的资本市场(如股市、汇市),为保持汇率稳定,国家必须购买交易市场上溢出的外汇,在外汇管理局账目上的对应反映就是外汇占款,近年来中央银行为收购热钱已付出上万亿元的人民币资金。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适宜的政策中介目标和有效的政策工具与传导机制。当外汇占款达到一定规模时,现有的货币政策体系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 1.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994年以前,外汇占款需要投放一部分人民币资金,但这一部分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较低,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是控制国内信贷,即信贷规模。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所投放的人民币资金在总量和增量中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如果仍然采取信贷规模控制的办法,换句话说,继续维持现有的信贷规模,结果必然是货币供应的增长突破控制目标。在这种情况下,信贷规 外汇占款
模管理方式失灵,取而代之的是控制货币供应量。1996年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投放是否适度的观测指标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市场经济国家的通常做法。可以认为,外汇占款在很大程度上使我国决策层更改了货币中介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 传统的货币政策操作主要靠公开市场的操作、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三大政策工具。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的发展,灵活运用这些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八次降息,二次下降和一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投入基础货币等等。当然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的信贷体系来实现。但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银行公司化变革尚未完成,信贷体系传导货币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1994年以来,外汇占款逐年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对于基础货币投放的影响,避免货币供给量大幅增加而带来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和实际汇率的升值,央行不得不采取措施冲销外汇储备的流入。即当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时,中央银行买入或卖出外汇,从而相应地投放或收回基础货币。1997年以前央行的对冲手段主要是收回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1997年后央行开始采用公开市场业务冲销外汇占款,并且事实上,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但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主要工具的国债,中国国债的期限较长,品种不多,使公开市场业务缺乏载体,市场的交易量小,所以中央银行利用对冲手段维持合适的货币供应量的余地也越来越小。有数据为证,自2003年2月10日以来,为保持基础货币的平稳增长和货币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定,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进行了20次的正回购操作,回笼基础货币量总额达2140亿元。但随着操作次数的频繁,央行到去年底手持的大约2863亿元的国债面值,除去20次正回购占用部分,目前国债余额只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继续进行正回购操作的空间已经不大,回购的力度不断减弱。而3月末M2余额高达19.4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国家外汇储备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38.8%,货币供应量充足有余,资金回笼的任务仍然艰巨。为确保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继续回笼基础货币,对冲快速增长的外汇占款(为支持经济增长,2001年以来央行不断通过外汇占款方式增加基础货币投放。央行在2002年4月22日试点的基础上,开始正式发行央行票据,通过央行票据实施正回购的功能。可以认为,外汇占款的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3.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金融机构存贷比不断上升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有数字证明,1994年以来外汇储备的连续大幅增加使基础货币投放对外汇占款的依赖性增强,1994年至1997年间,一半以上的基础货币是通过外汇占款的形式投放出去的。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的急速下降导致基础货币投放阻滞,1998年2月,出现了基础货币减少6亿元的现象。1998年5月26日,中央银行开始恢复于1997年停止的国债回购公开市场业务,政策调整的速度滞后了一个多季度。剔除存款准备金制度改革这一因素,1998年基础货币增加3323亿元,比1997年少增加482亿元,广义货币M2增长15.3%,增幅比1997年下降2个百分点。由于外汇占款的急剧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少增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通货紧缩。1999年开始,针对1998年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增长速度迅速下降的情况,中央银行加大了投放基础货币的力度,例如1999年外汇占款增加了1013亿元,而1998年外汇占款仅增加440亿元。(参见下表)2000年后外汇占款稳步增加。 表11994-2002年外汇占款变动表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 1、戴相龙主编:《中国货币政策报告(1999)》,中国金融出版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2001年,第1期。 2、2001年、2002年数据来自人民银行2001年、2002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可以看出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随着我国银行存款的增加,再贷款的作用逐步降低,同时外汇占款相对于其他一些货币投放方式的重要性也处于上升中,这些其他货币投放方式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货币市场的公开市场运作等。其中存款准备金的调整由于不能经常性地运用,而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较小和发育程度较低等也削弱了公开市场运作的有效性。所以根据以上对若干货币投放渠道的分析可以认为,未来我国货币供给中外汇占款将继续充当主要角色。 4. 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缩短了货币扩张的时滞 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必须经由以下环节才能产生派生存款:再贷款 →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企业借款转为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采取措施抑制外汇占款
在以上环节中,明显存在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时滞和企业借款时滞,这两种时滞的存在必然延缓基础货币转化为M1、M2的速度。但是,由结售汇产生的外汇占款几乎是一次性地立即转化为企业的人民币存款,因此这部分M0转化为M1、M2的时滞远低于由再贷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会导致M1、M2的迅速扩张,这样就可以一方面通过买入外汇而投放本币,从而扩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买入外汇使得外汇汇率提高从而达到本币相对贬值,而增强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进而促进本国出口增长,这样实际上达到了政策效果上的一举两得,这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央行的现行货币政策。 5.货币投向发生变化 通过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的投向具有单一性,在银行进行结汇时,货币的投放是这部分外汇收入的持有者,因此在地区上主要流向外汇供求顺差的地区,在行业上主要流向出口部门。而在经济生活中,这些出口外向型的企业资金远远比其他企业充裕。并且在外汇占款急剧上升的同时,央行会通过收缩再贷款等方式对冲,其他企业得到资金的可能性进一步下降,从而承担了部分的对冲成本。这样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生了改变,广大的非外向型企业仍然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外汇占款的增加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结售汇制度的存在,随着外汇占款的逐渐增加使得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容易通过结汇获得充裕的人民币资金,从而这些企业的发展条件相对较为宽松,这对其生产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人员、劳动力更进一步向外向型企业转移.这是因为内向型企业由于资金不足,开工率低,对劳动力的需求日趋减少,大量技术人员下岗,而外向型企业由于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仍有扩大生产的势态,这势必促进技术人员和劳动力向外向型企业流动. 其次是大量的原材料向外贸部门转移.外向型企业有较充裕的资金,可以在生产资料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为其及时低价的购买原材料与机器设备创造了良好的资金环境.较低的成木又加强了外向型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创造更高的利润.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使得外向型企业得到了更长足的发展.我国外向型部门主要是外商投资企业从事的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一方面,造成我国贸易依存度过高,致使我国外贸出口缺乏持续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冲击了国内相关原料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加工贸易方面,外商投资企业完全掌握市场和销售渠道,严密控制关键技术,把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留在境外,而中方只参与简单的加工装配环节. 此外,还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甚至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生产,给我国的环境带来灾害性的后果.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而非国有企业为经营主体的格局,造成我国原有的大工业基础和技术基础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也延滞了整个加工贸易的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从而延缓了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带动作用.
编辑本段应对策略
1. 适度刺激进口需求,增加社会供给 中央银行应根据国际收支的变化动态,从及时调节外汇供求出发,建议国家适当降低关税,并在信贷、售汇规定方面进行倾斜和导向,通过有限度地刺激进口,增加国内短缺商品的供给,减少外汇占款对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压力,减少社会货币存量,平衡社会供求。 2. 合理确定外汇储备水平 目前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是导致中国外汇占款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合理确定一个外汇储备水平,减轻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的冲击。外汇储备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理论上讲,适量外汇储备应结合国家宏观经济状况、国际收支结构、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认为,外汇储备应保持支付三至四个月的进口用汇额和10%左右的外汇债务偿还量。据此认识,目前我国外汇储备总量已非不足,中央银行应进一步协调货币政策与外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的外汇收支,控制外汇储备的再增,并充分运用汇率、利率、外债统计监测系统、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等宏观监控手段,对进出口收付汇、外资外债流出入等涉及国家外汇收支变动的趋势进行长期分析,确定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同时,中央银行应根据安全、流动、增值的原则,加强国家外汇储备的经营与管理,以免宝贵的外汇资源闲置。 3. 逐渐扩大持汇企业范围和持汇比例 在目前的情况下,尽管完全以自愿结汇取代强制结汇尚缺少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可以逐渐扩大持汇企业的范围和持汇比例还外汇于民间,从而使过度向中央银行倾斜的外汇分布结构逐渐趋向合理。更进一步地讲,作为一项政策建议,可以考虑将外汇账户中的留汇比例作为一项特殊的货币政策调控工具,通过调节企业和银行外汇账户保有外汇的比例,来控制外汇储备的总量,从而调控外汇占款的比重,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当外汇占款增长较快引起货币供给压力上升时,可以提高民间持汇比例。反之,当需要通过外汇占款增加货币供应量时,则可以减少民间持汇比例。通过此项改进,有利于将外汇占款调节发展成为平抑经济波动的货币政策工具。 4. 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调控能力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稳定本币币值,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外汇占款较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在发行央行票据的基础上,创新外汇占款的对冲工具,同时注意与其他工具搭配使用。另外要改变中央银行成为外汇市场主要买方的格局,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参与外汇市场,使外汇市场具有广泛的参与性和高效率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