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快讯 >

上海恢复堂食首日:高端餐饮率先复苏 新茶饮不见“报复性消费”

更新时间:2022-07-05 10:50:19

  美团平台数据显示,上海到店餐饮线上交易额周环比增长已达293%。其中,日料周环比超252%,成为市民堂食就餐首选。

  但受天气、工作日等因素影响,“报复性消费”并未出现,而是呈现出部分高端餐饮、头部连锁品牌预订火爆,部分茶饮品牌、独立餐饮品牌“等客来”的现象。

  东发道副总裁董梁、虹口壹号市场部负责人喻佳颖均对新消费日报表示,目前已经出现复苏迹象,用餐、预订满桌率较高,但是与上海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消费信心仍在恢复,可以关注周末及后续旺季表现。

  上海堂食恢复首日,高端餐饮、精致餐饮预订火热。与其他餐饮品牌相比,服务、环境是高端餐饮的主要特点之一,堂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虹桥壹号作为人均超过800元的高端餐饮代表,其市场部负责人喻佳颖对表示,由于店内均为包间用餐,符合防疫规定,午餐上座率已经达到85%,晚餐的数据更好。

  “有不少老客人直接打电话来预订,新客主要是美团平台预订。因为餐厅本身以商务宴请为主,所以预计9月、10月会达到用餐高峰。”

  同样定位于精致餐饮的鮨昇,6月29日至7月中旬的座位都已有客人预约。鮨昇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影响了出国旅游,随之消费的回流会对精致餐饮带来发展红利。在过去两年时间,上海精致餐饮蓬勃发展,鮨昇也受益于此,并成为2022黑珍珠餐厅指南的一钻餐厅。

  堂食恢复首日表现较好的还有头部连锁品牌。位于上海市中心豫园商圈的海底捞上海香港名都店于上午10点钟迎来了第一波堂食顾客。

  该店店长程伟介绍,门店以最大接待量的50%开放餐位,同时建议客人通过线上渠道和电话提前订座。“今天的预订量较平日提升20%,目前已接到的本周周末的预订量较往期周末提升30%左右。”

  海底捞上海打浦路门店店长陈凯强也表示,从前天开始,门店的客服电话就响个不停,“尤其是昨天下午,几乎每分钟都有顾客打电话,询问堂食恢复的时间然后定位置。”

  “由于今天是工作日,中午前来就餐的顾客以周边居民和年轻人小聚为主,客人们也会自觉遵守防疫要求,配合扫场所码、隔桌入座等,用餐时长也有所控制。“也许是久违的火锅小聚让大家胃口大开,今天中午的平均客单价要比普通工作日中午高20%左右。”程伟说。

  东发道也在午餐时段出现了等位现象,董梁透露,目前以工作餐为主,在堂食上座率不超过70%的背景下,已经实现翻台,但客单价并未出现明显变化。

  然而在硬币的另一面,不少餐饮企业恢复堂食首日却面临客流稀少。“本来今天中午有3-5桌预订,但由于天气原因取消了预订,目前堂食客人比较少。”上海潮园工作人员对表示。

  事实上,东发道所在商场餐饮楼层仅有其一家出现满客、等位现象,其他餐饮品牌客流较为一般,多数餐厅仅有2-3桌用餐。

  一位新茶饮品牌负责人则感叹道,报复性消费没有到来,客流量与此前无异。

  餐饮堂食恢复首日的“悲喜交加”,也反映出餐饮行业复苏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老客、品牌化的重要性再次体现,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餐饮入行门槛。

  “网红餐厅、平台导流都只能带来一时的客流量增加,无法形成习惯。这次疫情也为餐饮业上了一课,品质仍是品牌发展的基础。”餐饮行业投资人穆杨对表示。

  更多餐饮企业打开外卖渠道

  虽然堂食已经恢复,但在采访中,不少餐饮人仍难掩迷茫。

  “疫情仍存在不确定性,很难对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可能最多做出一周的备品等准备工作。”穆杨对表示。

  种种不确定性中,外卖渠道再次成为餐饮人“救命稻草”。虹桥壹号、东发道均是在此次疫情中开通的外卖渠道,且仍在继续。

  “其实高端餐饮做外卖的限制很多,在食品口感、服务等方面都无法与堂食比较,所以外卖也只是减少损失的一个渠道,但占比并不高。”喻佳颖透露。

  董梁也有相同的忧虑,“3月下旬才开始做外卖,但单量只是疫情前的三分之一,与租金、水电等成本相比还是杯水车薪。”虽然如此,东发道并不准备在堂食恢复后关闭外卖渠道,董梁认为,由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还是希望考察一段时间,并继续外卖业务。

  永和大王上海地区总经理何源之透露,上海永和大王是第一批保供企业之一,受益于上线外卖渠道时间较早,疫情期间永和大王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好。

  “目前永和大王上海餐厅已陆续开放堂食,虽然整体外卖占在比不断升高的前提下,聚焦堂食和外卖顾客,拓展多渠道业务是我们持续发展方向。”

  何源之进一步表示,我们前期已上线了到店自提套餐、特惠预售套餐等,为堂食真正开放打好了基础。未来餐饮业还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我们更加聚焦产品和服务的同时,继续加大线上能力的投入和布局。

  虽然上线外卖的餐饮企业越来越多,但外卖本身的局限仍无法突破。

  曾有消费者对表示,北京沃夫冈开通外卖业务后,口味失去了堂食的品质,这或将造成高端餐饮口碑滑坡。而对于其他餐饮企业,愈发同质化的竞争,也让外卖渠道只能成为一种补充业态。

  一场疫情改变了许多餐饮企业的发展逻辑,无论是接触外卖渠道,还是改变开店节奏,都在寻求更加稳扎稳打的发展方式。“今年会集中精力做好已经签约的门店,预计不会大规模扩张”,董梁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