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盘中,有机硅板块拉升走强,截至发稿板块涨幅近7%。板块中晨化股份(300610)、东岳硅材(300821)20CM涨停,润禾材料(300727)涨超10%,另有【宜安科技(300328)、股吧】(300328)、宏柏新材(605366)、合盛硅业(603260)、新安股份(600596)多股涨停。
近期,部分有机硅生产企业再次上调相关产品价格。数据显示,8月11日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DMC(一级品)报价31500元/吨,相比8月4日30500元/吨上涨1000元;鲁西化工(000830)也对同类产品价格进行上调,相比月初上涨800元。从年内价格走势看,相比2月初低点价格,部分有机硅产品价格涨幅约40%。
由于有机硅企业8月进入集中检修期,本月上旬开工率较7月上旬稍有下降,同时下游库存逐渐减少,带动有机硅价格短期内持续上涨。此外,【东岳硅材(300821)、股吧】3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2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由原先预计的2021年底投产延期至2022年3月,且根据,目前国内新增产能计划均有所延迟,恒星、能投产能均预计10月份后开始释放产量,短期价格有望继续坚挺。
硅基材料有更好的耐候性,政策提高门槛优化供应结构
硅作为碳的同族元素,相对碳而言具有更好的耐候性和阻燃性,有机硅主要是指硅微粉与氯甲烷反应得到的产物,其中收率最高的二甲基二氯硅烷(Me2)是硅橡胶和硅油的主要原料,而硅橡胶和硅油又占了有机硅最终产品的95%以上,其他产品如硅树脂和功能性硅烷属于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但国内技术相对欠缺,形成了高端不足低端过剩的局面,亟待技术突破与产品质量升级。
在政策层面,为缓解有机硅产能过剩的局面,国家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明确规定,新建初始规模小于20万吨/年、单套规模小于10万吨/年的甲基氯硅烷单体生产装置属于“限制类”,这意味着行业的进入门槛被提高到20万吨,初始额至少20亿,高行业准入门槛有望促成行业将集中度快速提高。
供应端今明年为高速投产期,年均产能增速可能超30%
国内新产能密集投放,全球有机硅产业重心加速移向中国。全球和中国有机硅聚合体产能复合增速(CAGR)分别为0.5%和5.1%,产量CAGR分别为4.9%和12.6%,中国产能和产量占比分别从2013年的47%、39%上升至64%和60%。根据硅业分会数据,在2015-2020年期间,中国聚硅氧烷进口量和出口量复合增速(CAGR)依次为5%和13%,依次为15万吨和24万吨。
我国成为聚硅氧烷净出口国,并从总量上实现100%自给率。根据SAGSI数据,截至2020年,我国聚硅氧烷生产企业11家,合计产能169万吨,在建产能105万吨,基本在2021-2022年集中投产,如果项目均如期投产,供应端产能年均增速将超30%。
需求端未来5年复合增速过接近11%
有机硅产品线条上主要有四大类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市场量级最大为硅橡胶和硅油,两者消费比例共占95%以上。根据硅业分会数据,中国有机硅消费市场从2010年的47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21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10.0%,达到同期GDP平均增速的1.5倍。从人均消费量角度看,人均有机硅消费量与人均GDP水平基本呈正比关系,而且低收入国家有机硅需求增长对收入增长的弹性更大。
目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人均有机硅消费量约为0.7kg,而西欧、北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接近2kg。硅业分会预计2020-2025年中国聚硅氧烷消费量增速将维持10.8%左右,到2025年国内消费规模有望达到211.6万吨。
综合来看有机硅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从需求端看,有机硅下游消费领域集中在建筑、电子、电力新能源等行业,光伏、新能源等节能环保产业对有机硅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保持中高速增长。
从竞争格局看,全球有机硅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截至2020年底,国内DMC产能合计约169万吨,约占全球60%+。据机构统计,2021年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合盛硅业和东岳有机硅,目前受装置检修和产能投产延迟,供需持续紧张。
展望后市,考虑到美国迈图11万吨聚硅氧烷装置预计2021年年底关停,因此全球范围内有机硅产能将供应紧张,叠加三季度的消费需求旺季,有机硅行业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具体到A股市场,受益于上半年有机硅价格量价齐升,相关龙头公司业绩创下历史新高,随着价格持续上行,行业龙头有望重点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