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已经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平台和机构连交易额也没有公布。这么安静的背景音反衬得“东方甄选”和“董宇辉”的走红格外热闹。
面对爆红,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文称这是“现象级的传播”。同时,他也说:“这可能是一时的热闹,希望从此打开局面。”
新东方的股价似乎也在印证了俞洪敏的看法。6月13日至16日的4个交易日内,新东方在线日新东方在线日,新东方在线低开低走,股价持续回落。
时代的重锤随时落下
新东方直播能不能继续火下去,没人说得清。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遇上相似的人生转折。
去年的一纸公文件,让新东方和董宇辉被迫转型。董宇辉这样描述自己:“曾经是新东方老师,现在是个销售员。”从今天的结果来看,董宇辉的职业转型成功了,他成为了一个能带动上千万元销售额的销售员。
毫无疑问,董宇辉的成功,在于他的知识、眼界和积累。他给玉米注入的情怀,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他给大米赋予的历史,来自他的知识储备;他的出口成章,是之前教培经历时所打下的基础。
当然,这份成功也离不开抖音精准算法对流量的控制,以及某位网友“不经意”剪辑的推波助澜。
但董宇辉的经历,更能说明的是:人只要活着,身边就一直伴随着危机。时代的重拳,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落在谁的身上。
而应对危机办法之一,就是做好个人准备,不断地去积累、去提升自己,去钻研自己有兴趣的东西,让自己拥有更多积累,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董宇辉的愿望
虽然董宇辉在时代的重击之下,通过个人力量逆风翻盘的故事值得肯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还是想回到课堂。”这是董宇辉在爆火后的愿望。
很多人觉得,现在这样直播更好,他既可以教英语,而且还能带货,一举两得。可是,学习和知识积累是个循序渐进的、持续的、痛苦的过程,不是看几次英语老师的带货直播就能实现的。
如果你觉得能在直播中积累知识,那么,你还记得董宇辉在下播时因为看到网友提问,犯老师职业病“拖堂”教的“榴莲”英文怎么说吗?你还记得他讲述的小王子和玫瑰时写出来的英语原文吗?你还记得英语中各种各样的“锅”是如何表达的吗?你还记得美索不达米亚和华夏文明的水稻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更甚一步,我们之所以喜欢董宇辉的直播,正是因为厌倦了互联网的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内容,向往成为像他一样知识丰富的人。
有人说,新东方老师直播带货是一种降维打击。这句话中也透出了一丝惋惜:一个老师对教育的一腔热情,只能转而挥洒到直播带货上了。董宇辉现在的价值是一个带货销售额达千万元的主播,而他曾经的价值是8年带过50万名学生。
简单粗暴地计算一下,曾经的新东方远不止有100位像董宇辉一样的老师,那么,8年间至少有5000万名学生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这个价值和直播带货相比,哪个更高呢?
现在,1个董宇辉火了,另外那99个“董老师”不知道在做什么。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他们还能站在三尺讲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