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有的股票价格那么高,有的股票价格那么低
为什么有的股票价格那么高,有的股票价格那么低
原因:
一、上市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以及远期盈利能力即成长性决定了股票的价值和价格。
二、投资者的买卖因素。
三、炒作因素。
一支股票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什么是股票的价值和价格它们是如何决定的
股票代表一定价值量,简称“股票价值”。股票价值的确立形式主要有四种,第一,票面价值,亦称面值,是在股票正面所载明的股票的价值,是确立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所有权的大小、核算股票溢价发行、登记股东帐户的依据。另外,面值为公司确立了最低资本额;第二,账面价值,公司资产总额减去负债(公司净资产)即为公司股票的账面价值,再减去优先股价值,为普通股份值;第三,市场价值,即股票在股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又称“股票行市”,有时也简称“股价”。对于投资者来说,股价是“生命线”,它可以使投资者破产,也可以使投资者发财。股价表示为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市场价等形式,其中收盘价最重要,它是人们分析行情和制作股市行情表时采用的基本数据;第四,清算价值,指公司终止时其资产的实际价值和其账面价值会发生偏离,有时是有很大的偏离,清算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V=T/N
(其中,V表示股票的清算价值,T表示公司全部资产拍卖后净收入,N表示股票股数)。
股票价格测不准原理
资本价值原理的第四个隐含结论,更是石破天惊,极具震撼力。那就是“不要试图预测股价走向!”
先让我介绍三个环环紧扣的概念:一、股票是一种耐用品,是一种预期在未来很长时间里,能够不断产生收益的商品。二、股票的价格,是股票未来全部预期收益的现值,也就是说,股票的当前价格,是该股票未来全部收益的总和。三、股票价格的变动,是人们对股票未来全部收益预期的变动。
举个例子,如果有一只股票,它保证在今后每年产生10元的收益,直到永远,同时假定市场利率永远是10%,那么这只股票每股的当前价格就是100元。这100元,是这一股股票在未来无数年里产生的收益,按照10%的贴现率,逐一折算为当前现值的总和。换个角度来理解:只要拿着100元,就可以在10%的市场利率下,在未来无数年里,每年都获得10元的利息收益,而永远无需动用、也不增加这100元的本金。
人们现在愿意花多少钱买一只股票,取决于他们预计将来能从中获得多少。如果当前的信息发生了变化,改变了人们对未来事件的预期,那么价格现在就会发生变化。任何现实事件的变动,如果已经在预料之中,就不会改变价格。这里两个要点是:(1)股票的当前价格,取决于预期的未来收益;和(2)有关未来事件的信息一旦发生变化,价格现在就会马上发生变化。
只有未能预见的事件,才能导致当前价格变动。如果一场风暴已经摧毁了农作物,那么这家农场的股票就会马上滑落,而不会等到收割的时候才滑落。关于未来变化的信息,也就是意外,是不可预测的。要是它们能预测,就算不上意外或变化了。如果人尽皆知利好的事情肯定要发生,那就成了当前的信息,而且体现在当前价格之中了。
股评家经常言之凿凿:“预计下星期股票会调整,并且要等下个月才能反弹。”——那纯属猜测,倒着说也同样正确。如果那些导致价格变动的消息是可信的,股票价格现在——而不是“到时”——就会立即作出反应。
我们不是说事物发展是没有规律的,也不是说人们完全无法把握未来,而是说人们对未来的把握是不完善的。如果人类的知识是进步的,那么就总有些东西要等到明天才能知道。正是这些明天才知道的信息,导致了股票——乃至所有耐用品——价格的变动。换句话说,不是“未来事件的走势”决定了价格的走势,而是“关于未来事件的信息被披露的走势”决定了耐用资源价格变化的走势。
既然“当前价格反映未来预期价格”,那么结论就是,过去相继发生的价格所构成的图线,并不蕴涵未来价格走向的信息。你钻研那些图线,不能增加你获得更高回报率的机会。也就是说,你再也不要煞费心机搞什么技术分析,推断哪些股票最可能盈利了。
很多人相信“市盈率”,但那是一个不必要的指标。切中要害的,永远是对一只股票未来回报的预期,而不是它过去的历史。今年4月,美国科技股的大调整中,不少网络概念股价格下跌了90%以上,远远跌破了发行价格,难道这些股票就必定很值得买吗一切图表、曲线,以及一切有关“支撑位、大势、转折点”的煞有介事的高论,都是没有根据的。随便选一只股票就得了;向全部股票列表投飞镖也行。
注:本文部分内容经授权改编自阿尔钦(Armen Alchian)《大学经济学》(University Economics)。
参考资料:
2:股价是怎么被抬高的
股票也是一种商品,由供求关系和公司基本面决定,比如有1个人想卖100股,而有两个人想各想买100股,那这两个人谁出的价格高就卖给谁了,是吧
3: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为啥股价高的惊人,20w美元一股,正常几十元
炒概念
4:每股收益那么低为什么股价还那么高
要看发展前景
5:啤酒在中国市场的现状(论文)
从2003年开始,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加入WTO之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市场逐渐融入到了世界经济的均衡游戏中,外资对于中国市场化的走向进一步确定。
进入2005年,外资进入中国啤酒业的步伐更为快速:
合资公司华润雪花啤酒4月11日以1.25亿人民币收购阜阳市雪地啤酒;
青岛啤酒当天也宣布公司董事会已批准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在青岛啤酒的股权比例将由原来的9.9%增加至27%,成为青岛啤酒最大的非政府股东;
4月18日,全球啤酒著名品牌“喜力”在上海签约收购了“苏啤老大”——大富豪公司40%的股份;
同期,燕京啤酒也抛出全国发展新策略:公司正瞄准华东及华南啤酒市场,今年起拟斥资3亿至5亿元人民币用作收购,预期今年落实一至两个项目。
比利时英特布鲁、英国纽卡索、荷兰喜力、丹麦嘉士伯、日本朝日等跨国啤酒巨子也通过各种形式介入了中国啤酒产业。
“随着外资收购速度的加快,中国啤酒市场的竞争正在发生变化:最初啤酒行业有1000多家企业,经过收购兼并,目前还剩下400多家,今后啤酒企业的数量还将减少。而这种竞争最终将带来更高层面的较量。”对于外资的强势进入,燕京啤酒集团副总经理毕贵索认为,“中国啤酒市场现在全球最大,而欧美多数市场已经饱和甚至萎缩,中国显然是国际资本的一个理想目标,国内啤酒企业不但要抗衡外来资本,还要应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和整合,我们任重而道远!”
资本整合:规模≠效益
整合大潮一浪胜似一浪,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兼并整合后的两家人如何实现“1+1≥2”,处在第一、第二啤酒集团之外的300多家啤酒厂如何在国际化的市场大潮中定位自己,无疑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外资就已看好中国的啤酒市场,50多家洋啤酒潮涌而至,当时国内的多数大中啤酒集团被外资控股或收购,经过几年时间的磨合最终还是因为不适应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市场环境而纷纷兵败。
经过十几年的拼杀,以青啤、燕京、雪花为代表的中国啤酒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目前我国整体上仍有1/3的啤酒厂不具备盈利能力,靠低成本收购完成其扩张的青岛啤酒总经理金志国感触颇深:“与国际啤酒大公司相比,青啤在资产、赢利能力、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存在着很大差距!”
啤酒行业是一个靠规模实现效益的行业,但“规模≠效益”。稍微回顾一下,我们不难发现,青岛啤酒在早期的收购过程中,过于强调扩张的低成本概念,结果背负了一大堆“小舢板式”啤酒企业,当期成本低而运营成本高,较重的历史包袱使青啤到现在为止仍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能力。青啤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引入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弥补前期的不足。
反观燕京,则采用了“强强联合”的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当期成本高,但后面的工作相对比较好开展。“强强联合”模式的难处在于双方都比较强大,个性十足,都是称雄一方的诸侯,谁都不服谁,这是问题的一面。但也正是由于都有这样的个性,他们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像燕京收购的漓泉啤酒,其总资产贡献率现在达46.7%,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单产产量、利税晋升到行业5强,双方的市场、人才、机制优势和资本、技术、品牌优势均得到了较好发挥,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展现。
“规模对啤酒行业来讲是有意义的,但现在很多大厂的规模效应没有发挥出来,这跟他的整合能力或者思路有关系。好多大公司表面上是一个公司,是一个大老板,实际上还是自己管自己那一块、各自为政,规模效应没有发挥出来。啤酒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规模、布局确实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它是帮助我们实现市场占领和品牌提升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或过程,但它仅仅是一个过程,而非最终目的。”对于如何解决“1+1≥2”的问题,快速成长为行业三巨头之一的华润雪花啤酒的老总王群也深有感触。
狂欢序幕拉开
经过产业整合后的啤酒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产业整合中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建立全国性品牌的价值和意义。其中南北市场资源整合成为各家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战略的工作重点。去年和今年,青岛、燕京、华润三巨头都已到或将到广东投资建厂,继华润啤酒6.8亿元在东莞建立年产30万吨啤酒的生产基地后,燕京啤酒又在佛山设下10万吨生产线,而青岛啤酒已在粤形成深圳、佛山、珠海三个生产基地。
2005年,各家企业在积极落实区域布局的同时,更是积极实施自己的差异化产品战略,纷纷争抢高端产品市场。虽然其市场较小,但利润很高。2004年燕京啤酒用占总产量20%的高端啤酒实现了50%的利润,高端啤酒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目前已有多家在2004年有重大举动的外资啤酒企业宣称,今明两年将向市场全面推出自己的高档品牌,除去塑造其品牌形象的意图而外,更是期望在高档啤酒市场中能够分得一杯羹。
另外,今年南(广州)北(北京)两个市场的动态也非常值得关注。去年和今年,青岛、燕京、华润三巨头纷纷到北京、广东投资建厂,构筑战略要塞;而青岛啤酒今年更是大举进军北京市场,高、中、低端全面进入,南北对决之势业已形成。
品牌打造上各方亦是不遗余力,华润2004年请来世界级营销大师科特勒,为其“雪花”品牌出谋划策,显示出本土啤酒品牌意识的不断深入。
燕京在2005年新年刚过,便倾力参与“世界十佳运动员”的评选活动,借势掀起了新一轮的体育营销高潮……
理性看待国际化
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场,经过一番并购和发展后,现在的青啤、燕京、华润三大啤酒集团暂居第一梯队,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紧随其后。
但AB、SAB、英特布鲁、喜力这些世界啤酒行业的巨头,在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后,还会久居人下、藏身其后吗中国的啤酒企业如何与这些世界级选手同场竞技结果会怎样一二军团中仅有的两个未被外资操纵的本土啤酒企业——燕京和金星未来的命运又会如何
“我们必须明确:国际化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的结果!”在关于国际化的问题上,燕京啤酒集团的副总经理毕贵索明确表示:“燕京啤酒国际化的最终目的必然是为了发展中国的民族啤酒工业、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啤酒品牌。”
如今世界几大啤酒巨头均已在中国安家落户,面对新一轮来势汹汹的国际资本浪潮,摆在中国啤酒业面前的是鲜花还是荆棘是坦途还是陷阱是国际化还是被国际化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中国啤酒业将走向何处国际啤酒巨头与中国啤酒的角力谁能胜出中国的啤酒品牌能否成功突围
6:各位帮忙看看这两支股票怎么样!给我个建议,603021和300295
603021是山东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