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盛物流是上港集团在临港新片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由为洋山港运营提供口岸查验、辅助作业区危险品作业、集装箱疏港堆存、拆装箱、出口箱暂存、国际中转集拼、口岸仓储等服务。
“在上海市静态管理前已经启动紧急预案,所有一线作业员工包括口岸管理相关人员全部提前进港,进行港区内部闭环管理,目前全港有2万多名干部职工到访出勤,实行封闭式管理。”上港集团旗下码头经营企业同盛物流园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晓斌表示,3月份以来,除了受极端恶劣天气影响,全港所有主要生产单位始终保持24小时作业。
从业务数据看,3月份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10万标准箱,1-3月份累计完成1226.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1%。4月份上海港吞吐量307万标准箱,1-4月份累计完成1533.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8%,增幅回落,主要由于4月份数据出现一定下滑。
由于上海港实施闭环管理,杨晓斌表示,4月份虽受疫情影响整体箱量同比有所下滑,但日均集装箱作业箱量始终稳定保持在10万标准箱以上。随着企业复工复产,4月30日单日数据已恢复到11.3万标准箱,接近疫情前状态的80%。“从口岸通关数据来看,现在集卡经过口岸卡口的数据在稳步提升。”
杨晓斌对澎湃新闻表示,4月初由于集卡通行等问题,港口集装箱堆存量有一定提升。上海港采取了一些手段,包括扩容冷冻箱堆场,增加冷冻箱插座,提升冷冻箱的堆存能力。针对危险品和普通货物,根据国家最新版本要求,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将固态危险品与普通货物混堆,释放码头堆存能力。
针对集卡通行受限,上海港打通后台数据,将上海港集卡预约系统和上海疫情防控大数据联通,推出上港集团针对集卡的防疫通行证,推动集卡顺畅运行,初步统计日均发放3万张左右,累计已将近发放64万张左右。“我们现在也积极同相关部门和部委沟通,希望对于长三角集卡通行证的互认时间能够进一步提升。”此外,面向长三角推出“公转水”、“公转铁”等多式联运定制服务,满足长三角地区对进出口作业的需求。
“现在堆存率完全可控,维持正常水平。”杨晓斌说,目前基本已经过了“最痛苦”的阶段,“我们对未来的发展依然抱有信心。”
4月15日,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 丁汀 摄
疏通从港区到仓库提货流程,减少成本压力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世天威物流有限公司2010年在临港新片区设立,是从事铜、铝、铅、锌、锡、镍等有色金属产品仓储、商品融资等于一体的全球物流分拨企业。2013年在临港新片区拿地建设4万平米仓库,2018年被上海期货交易所批准为指定交割仓库,交割品种为铜。2021年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进出口额排名第一。
上海洋山保税港区世天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赟表示,公司3月28日起封闭管理,组织一线日,总共完成库区进出库总量5.2万吨,同比增长14%。其中一线亿美元。目前运行情况相对平稳,预计5月份进出库总量也会比同期略有增长。
物流环节也在恢复。徐赟说,疫情封控初期,货物从港区提到仓库至少需要1周时间。经过大约一个月时间同码头、船公司、物流车队的磨合,目前从港区到保税区的提货流程已经疏通,七八成单子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基本上两三天可以入库。
物流效率低意味着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大宗商品额外成本主要来自于码头堆存费和集装箱超期费,在码头堆存方面,上港集团已推出对折优惠措施。“我们本来推出的对于重箱的堆存费进行对折优惠是到4月底,现在进一步延长半个月以上,希望进一步降低客户的物流成本。”杨晓斌表示。
4月27日,一艘来自日本的集装箱货轮停靠在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卸货。 新华社 陈建力 摄
对于集装箱超期费,“从货到港、到拆完箱子把箱子还到集装箱堆场是有周期的,一般船公司会给你免费用10天,但超过10天就是按照船公司的收费标准操作。”对于仓储或物流企业而言,徐赟表示,集装箱超期费在物流成本中是占比较高的费用,还是在想尽方法加快货柜从码头提离到仓库的速度,降低在港区滞留的集装箱超期费用。目前也有货物特别是集装箱在码头堆放时间超过一个月,这对下游大宗商品贸易商等下游客户是很大的成本压力。
“一开始主要还是卡在跟客户取单、跟船公司换单的流程,这个流程一长,进度会被影响。”徐赟对澎湃新闻表示,公司先要找到货主拿提单,拿到提单后不能直接前往码头提货,而是要到船公司换取提货单,凭借提货单前往码头提货。当时存在的两大堵点就是客户单据的快递取件难、到船公司的换单难。“我们也在不断跟船公司、快递公司磨合、沟通,尽量缩短周期。”徐赟说,后期也通过闪送、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的帮助实现单据流转。
他表示,有色金属下游生产企业基本都在长三角地区,包括江苏无锡、浙江宁波等。“我们也想进一步根据临港管委会的牵头,有序开展复工复产,打通从保税区到国外或从保税区到国内的物流环节堵点,让大宗商品能够进得来也出得去,真正服务到实体经济,特别是长三角周边的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