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动态 >

东方快评丨高价雪糕遭吐槽 莫玩坏了“兴价比”

更新时间:2022-06-10 13:36:04

  “不认识的雪糕不要拿,会变得不幸。”近期这个话题在网络间流传得越来越广。不少地方的消费者表示,现在很难买到3元以下的平价雪糕。走访市场发现,动辄十几元一根的雪糕,越来越多地占据路边小店的冷柜。继去年钟薛高“天价冰淇淋”引发热议后,今夏随着茅台冰淇淋的上市,冰淇淋市场正在经历“没有最贵,只有更贵”的怪圈。

  消费者对高价雪糕的吐槽已经不是第一次。近年来,高价雪糕追求的利润点,重在社交属性。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3.02%的受访大学生会因收获喜悦和内心满足而为兴趣买单。手办、盲盒、潮玩、文创……这些在传统消费观念中可能不被考虑的产品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吃香。相关调查也显示,Z世代这些年轻消费群体更看重在兴趣消费里收获精神给养,也衍生出“兴价比”这个新词。商家在经营雪糕中,抓住了“兴价比”的需求,人为制造雪糕的“稀缺性”。由于“稀缺性”会让年轻消费群体在手机上“晒”,在生活中以此请客,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愿意为这类产品的高溢价买单。

  但是,“兴价比”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当兴趣的比重严重超过价格的比重,高价雪糕必然要为自己的“聪明”买单。因为当Z世代“晒”雪糕、请人吃雪糕反而可能遭到同龄人的嘲笑,会被认为缴了智商税,接下来就是他们不再消费这一品牌的雪糕。

  今年4月,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Z世代饮料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Z世代认为饮料消费是一种自我满足。饮料不仅是Z世代自我情感的多元表达,他们更期待从中收获更高情绪价值,比如“获得快乐”“与生活和解”“放松愉悦”“一种奖励”等。Z世代一方面寻求味蕾的刺激,同时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调查显示60%的人会因饮料配料表健康而选择购买。

  因此可以说,如果高价雪糕只考虑出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冷链运输,有社交属性的高价雪糕更赚钱,而忽视了其高价格应有的高质量,最后可能得不偿失。以高端产品自居的钟薛高,去年因为“爱要不要”的言论被舆论吐槽,之后孵化了另外一个雪糕品牌,主打6~10元的雪糕品类,走相对平价的路线。这恰恰说明了,当“兴价比”失衡时,Z世代则会去追求性价比,而合适的性价比也会带动更多消费者为此买单。当规模上去,平价雪糕同样赚钱。

  消费升级,升级的应该是“品格”而非“价格”。高价雪糕的背后固然有原材料成本价格上涨、制作工艺、营销成本增加,但也不至于把七八元的成本制作提升到几十元的销售价格。一些高价雪糕更像是为升价而“升级”。这样的路在,显然走不远。面对这样的雪糕,无奈的消费者只能“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