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动态 >

信达固收:稳就业仍是政策发力重点,稳物价是未来潜在约束

更新时间:2022-06-30 13:54:11

  6月29日,央行发布了2022年二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的新闻稿,但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会议是在6月24日召开,因此从上周末后一系列央行官员的表态都是发生在会议之后。

  整体来看,本次会议的整体精神与一季度例会差别不大,但由于二季度以来受疫情冲击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增长目标的约束力度有所下降,政策层面更加强调要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合理区间的内涵就是要维护就业和物价的稳定。因此“稳就业、稳物价”也就成为了本次例会强调的重点。

  具体来看:

  内外因素冲击加大稳增长压力。在二季度国内疫情多点频发,经济增长遭遇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本次会议删去“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的说法,转为强调“最大程度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并新增了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的关注。

  “稳就业”仍是当前货币政策的发力重点,“稳物价”是未来的潜在约束。与一季度相比,本次会议新增了“要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统筹抓好稳就业和稳物价”。理论上看,就业与物价的目标需要权衡——稳就业指向放松政策,稳物价需要收紧政策。而在目前的阶段,稳就业仍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重点,因此货币政策延续稳健基调,继续强调“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对应易纲行长在6月27日接受专访时的表态,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支持经济复苏。而稳物价的目标,在现阶段更多的还是以稳供给的方式,“在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下”实现的。

  6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河北考察时也强调“粮食和能源是稳物价的基本支撑”,要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近年来我们没有超发货币,这也为应对新挑战灵活实施货币政策留下空间。因此,通胀尚且不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约束。但是面对下半年猪肉价格上行以及部分外生因素冲击可能带来的通胀读数上升,央行也在未雨绸缪关注相关风险,这是未来政策的潜在约束。

  本次例会删除“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表述,这也体现了GDP增速大幅下行的状态下,货币政策仍要稳定支持经济。当前M2与社融增速还是货币政策的主要中介目标,前期政策的要求是“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也是跨周期调节的内涵。但在疫情冲击下,二季度GDP增速或出现显著回落。在这样的状态下,央行前期也表态仍然要坚持M2与社融的稳定增长,允许宏观杠杆率的阶段性上升,这也是表达了金融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因此本次会议也仍然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此外,本次会议还删除了“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的说法。

  流动性整体基调未变,短期来看宽松状态可能延续。流动性方面,会议延续“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表述,在5月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是维持了相应的说法,因此货币政策取向仍未改变。而在6月27日易纲行长的谈话后,货币政策将继续从总量上发力支持经济复苏,有投资者关心总量政策可能的取向。我们认为,在当前资金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的状态下,是否降准似乎已经不是市场的核心问题,可能只能带来情绪上的影响,但从易纲行长的表态来看,资金面维持宽松的时间可能长于市场预期。

  结构性政策工具继续发力。在继续强调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的背景下,本次会议表示将“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以及用好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工具,这将有利于发挥货币政策的定向直达作用,将资金引流至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领域,符合“三重压力”下保市场主体和稳就业的政策目标。

  本次会议对房地产的相关表述并未发生变化,依然延续“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我们预计未来地产政策仍将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进行“因城施策”的放松。

  总体来看,本次会议对货币政策的定调并未出现明显改变,在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海外通胀高位运行的背景下,“稳就业”仍是当前货币政策的发力重点,而“稳物价”是未来的潜在约束,短期来看对货币政策的约束相对有限,是未来的潜在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可能继续维持。对于债券市场而言,短期在高频数据改善、市场对流动性宽松存疑的背景下,市场环境仍然存在一定的逆风,但在央行延续宽松基调的状态下,市场调整的空间仍然相对有限,后续继续关注经济回升的力度以及跨季后资金市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