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动态 >

坚决防止以债转股的名义加

更新时间:2021-07-02 08:35:32

  从债转股看中国式去大结局有什么看

   近期债转股重出江湖是必然的选择,而这只是中国式去的开始而已。
【第一步】从企业转移到银行
一开始,银行都不想背这些坏账,尤其是基层支行,大多数人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等待后人来处理这些烫手山芋。于是,本应成为坏账的债务并没有被划为“不良贷款”,而
是被纳入关注类贷款,或者干脆就隐藏在正常贷款里。但时间久了纸包不住火,手上的坏账越攒越多,银行发现自己的现金流快转不动了。于是长痛不如短痛,或者说,暗痛不如
明痛,躲在暗箱里的坏资产逐步开始暴露在市场的阳光之下。
对企业资质还比较好、仅仅是流动性问题的贷款,银行会尽量通过展期来处理。但对于真正的坏资产,银行不得不通过两种方式承接:
(1)对于彻底没希望的“不良资产”,直接核销。从 2011 年经济二次探底开始,银行就开始加快对不良贷款的暴露和核销,主要是针对一些资质较差、彻底失去偿债能力的中小
企业。以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不良贷款从 2011 年的 3160 亿增加至 2015 年的 7450 亿,同时每年核销的坏账从 2011 年的 120 亿增至 2015 年的 1970 亿,本年核销占不良贷款的比重也从 2011 年的 3.8%升至 2015 年的 26.4%,企业甩给银行的债务越来越多。
图 3: 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和每年核销量增长显著
1
(2)对于还有希望的“关注类资产”,进行债转股。债转股不是新事物,在 90 年代末曾经出现过政府主导的债转股。当时主要针对不良贷款,对象为有市场、有发展前景、但由
于债务过重而陷入困境的国有企业。1999 年,四大 AMC 以账面价值从四大行共收购不良贷款 1.4 万亿,其中 4050 亿元采用债转股方式(占 30%)。不良贷款剥离至四大AMC 后,四大 AMC 再与企业进行债转股成为企业股东,折股率在 50-70%,即风险从四大行完全转移至四大 AMC,不良贷款账面价值与股权价值的差额造成的损失由政府(四大AMC)买单。共 580 户企业与 AMC 签订债转股协议,协议转股额 4050 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超80%。实行债转股一年后大部分企业资产负债率降至 50%以下,80%的企业扭亏为盈。
1
当年债转股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整体债转股,适用于资产负债表简单、产品品种单一的企业,企业在进行基本的资产剥离后,AMC 将对企业的债权整体转为股权,如北京水
泥厂;二是企业分离债转股,对于资产负债表负债、产品多样化的大型国企,AMC 将其分离为 2 个或以上的企业,然后将原企业中的优质资产集中在其中一个企业并将债权集中
在这个效益较高的企业进行债转股,如上海焦化厂分离为新焦化厂和股份公司;三是企业合并债转股,两家企业各自拿出部分优质企业合并成立新股份公司,集两家企业优势于一身,然后 AMC 将债权转移至新股份公司并实行债转股,如鸭绿江造纸厂和丹东纸业公司;四是企业大宗转股,对企业性质相同、产品类似的企业进行批量债转股,如中石化,AMC将对石化集团下属和控股的 13 家企业的债权共同转化为石化集团的债权,石化集团拿出部分优质组建新股份公司,然后将债权转化为对该股份公司的股权。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轮债转股可能和上一轮有明显区别。(1)商业银行将取代政府成为债转股的主导者,甚至直接持股。比如我国最大的民营造船厂荣盛重工近日宣布债转股
方案,中国银行在将 27.5 亿元债转股后,将从荣盛重工最大的债权人一跃成为最大的股东。上一轮是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是按账目价值剥离到政府买单的四大 AMC,因此参与
意愿比较强。如今 50%-70%不良资产折现率制约了商业银行的参与意愿,对待债转股,商业银行将采取更加审慎的态度,基于收益和成本做出决策。(2)这轮债转股的对象将不限于不良贷款,关注类贷款债转股可能将成为商业银行实行投贷联动、转变经营思路的主要途径:商业银行对具有高成长性的关注类贷款人主动实行债转股,从而获得更高收益。另外,退出机制、定价机制、转让机制等的市场化也会影响债转股的推行。
【第二步】从银行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行主导的债转股只是进行了一次资产负债表调整,银行的资产质量并没有因此而改善,包袱并没有实质减轻。这不是长久之计,银行手里的企业债务可能最终
还是要从体内剥离到体外,而体外的第一个承接者就是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大体分为三类:
(1)四大 AMC。这相当于从中央层面承接。1999 年,财政部先后出资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和华融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如前所述,四大 AMC 以账面价值向中农工建四大商业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收购不良贷款近 1.4 万亿元,综合采用债权重组、债权转让、资产证券化和债转股等手段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其中 30%债务采用债转股(4050 亿元)。随后四大 AMC 在 2004-2005 又采用商业化收购模式向中行、建行和工行收购了共 1.2 万亿不良贷款。
图 6: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流程
0
(2)地方 AMC。这相当于从地方层面承接。自 2014 年 7 月银监会批复首批地方 AMC 成立至今,国内地方 AMC 的数量已超过 20 家。借鉴四大 AMC 的经验,成立地方 AMC 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和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地方债务置换是用长期低息的债务替换短期高息的债务,债务存量只是得到优化,而地方 AMC 通过债务重组化解不良贷款,可以减少债务存量。但与四大 AMC 相比,目前地方 AMC 存在资金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处置方式单一等问题。
0

(3)银行子公司。银行若直接参与债转股,将加大资本占用(不良贷款风险权重为 100%,而股权风险权重为 400%),加上银行缺乏对企业的重整能力,因此银行可以采取“母公司-子公司”的模式: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区分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坏账交给银行旗下的资产管理公司管理,尤其直接负责管理债转股的企业股权,这也是银行混业经营的一部分。
【第三步】从资产管理公司转移到政府
资产管理公司将坏资产变成好资产的前提,也是经济要复苏,企业盈利条件要改善。但如果经济持续萧条,资产管理公司也很难凭借自身的能力妙手回春,最后可能还是要政府买
单。虽然中国不同于美国的联邦政府体制,中央和地方政府本质上是一个信用主体,但从形式上看,还是可能有两种路径:
(1)要么是中央政府买单:一种是通过财政部注资资产管理公司。比如 1999 年财政部向四大 AMC 各划拨 100 亿资本金,总计 400 亿,奠定了四大 AMC 运行的基础。另一种是通过财政部向国有商业银行增资。比如 1998 年财政部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发行了 2700 亿元长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此次注资使四大国有行的资本充足率由 5.86%提高到 8%以上,达到《巴塞尔协议》要求,为甩掉坏账包袱奠定了基础。
(2)要么是地方政府买单:和 90 年代末相比,这一轮坏账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由中央买单会加剧道德风险,可能会探索由地方政府买单(其实到最后还是中央买单,但形式上有
区别)。一是各地区的资产质量差别较大,有的已经充分暴露并处置完毕,有的才刚开始暴露。分地区看,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不良贷款情况要比中西部地区和珠
三角地区更严峻。二是重灾区在区域性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农信社(包括农商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截止 2015 年底,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达 1800 亿,不良贷款率为 2.48%,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 1.67%)。
0
【第四步】从政府转移到央行
政府接手之后,寄希望于两点。一是政府的抗风险能力更强,能在更长的时间内等待资产起死回生。二是企业和银行甩掉了包袱,能够形成自发的经济复苏,做大经济的蛋糕,政
府税收增加。但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也没有发生,谁将成为最后的接盘者呢答案只有央行。
(1)要么是直接支持政府融资:这在当下的中国不合法。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政府财政透支,不得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政府债券。短期
内这项规定还不太可能改变,但在美国日本等国,这是一种常见的政府融资方式。尤其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央行为政府融资的趋势愈演愈烈。美联储从 2008 年 11月到 2014 年 10 月共推行四轮 QE,期间美联储通过二级市场的公开市场操作净买入国债近 1.9 万亿美元,截止 2016 年 3 月底,美联储持有国债高达 2.46 万亿,而 2008 年仅为 4700亿美元。日本央行在 2001 年 3 月启动 QE,至今已超过 10 轮。尤其是 2012 年之后,国债购买规模明显扩大。日本央行持有的国债从 2008 年不到 70 万亿日元飙升至 2016 年 3 月底的近 350 万亿日元。
0
(2)要么是间接支持政府融资:为政府信用融资不一定通过国债,也不一定通过财政部,还有很多背负着政府信用的载体可以借助,这也是在我国最可能出现的方式。
第一大载体是国有商业银行。1998 年央行为配合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四大商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 13%大幅下调到 8%,释放准备金 2400 亿元,加上商行自身的 300 亿超储,共 2700 亿元用于购买特别国债。注资后四大商行的资本充足率达 8%,并预留了1200 亿元用于核销贷款呆账。
第二大载体是四大资产管理公司。1999 年央行曾直接向四大 AMC 提供 6000 亿元的再贷款,利率 2.25%,并允许四大 AMC 向对口的商业银行发放 8200 亿元的金融债,共同用于收购四大商行和国开行的近 1.4 万亿元不良贷款。
0
【结局大猜想】
回过头看,从企业到银行,从银行到资产管理公司,从资产管理公司到政府,从政府到央行,每一步的核心都是转移,而不是消化。所以,尽管目前我们还处在第一步,但央行充
当最后贷款人可能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而这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三种冲击:
(1)实体通胀。国内货币供应量陡增,钱又跑不出去,再加上坏账剥离后需求好转,必然导致通胀上行。这实际是通过名义收入的提升、实际债务的下降来消化债务,买单的是
全体国民。
(2)资产泡沫。钱跑不出去,但国内实体需求又没有明显恢复,钱流不进实体,可能会在各类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之间轮动,这种情况下货币多好资产少,很容易形成泡沫。这实
际上是通过资产价格的上升来修复资产负债表,降低资产负债率。
(3)汇率贬值。如果资本账户完全开放、汇率完全市场化,那么大放水必然导致大贬值。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贬值刺激出口来提振国内企业的收入,加速经济增长,最终化解债务。
但这种方式也有很大的风险,如果一国外债较多,大贬值可能会引发货币危机。
迈过这些坎之后,中国式去才能真正的完成。 债转股将成为去的主要方向,怎么做

   这个主要针对经营业绩出现亏损的国企。 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率实施意见的》反馈意见

   降需要“组合拳”
“我省企业率上升势头偏快,债务规模增长较快,债务负担沉重。”人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陈锋说,率是衡量一个地区或部门整体负债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全省各行业企业负债率差异明显,产能过剩行业负债率偏高问题突出。在国内外经济环境更趋复杂的背景下,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加剧,一定程度上导致债务风险上升,并存在沿债务链、担保链和产业链蔓延的风险隐患。
据测算,我省总率并不高,但近两年上升较快,2016年末,我省总率为204.9%,虽然低于全国40.5个百分点,但比上一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2016年末,江西省企业率为122.0%,比去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降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省发改委副主任王前虎说,我省降的具体任务有七个方面,包括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盘活企业存量资产、优化企业债务结构、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积极发展股权融资等。这些途径既有制度性建设的长效机制,也有短期可见效的实招硬招,对高风险既有防范也有化解,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考虑。
《实施意见》明确了降的原则,以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依法依规开展降工作,政府与各市场主体都要严格依法行事,防范道德风险,政府不承担损失的兜底责任;充分考虑不同类型行业和企业的特征,分类施策;与企业改组改制、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等工作有机结合。
企业是降第一责任主体
降,不能责任不明、主体不清。企业是降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强化企业自我约束机制,防止激进经营过度负债。政府在引导降过程中,要依法依规、遵循规律、规范行为,不干预降工作中市场主体的相关决策和具体事务。
省国资委副主任文翠萍认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有效控制企业率、形成合理资产负债结构的治本之举,关系到能否建立起防止企业降后复升的长效机制。《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权责明确、制衡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强化企业负债自我约束机制。明确企业降的主体责任,强化国有企业降的考核机制。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股权市场。加快江西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和省产权交易所建设,健全小额、快速、灵活、多元的投融资体制。大力创新和丰富股权融资工具。
政府在降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省财政厅副巡视员钟心平表示,《实施意见》明确了降的政策环境与配套措施,如在财税支持方面,明确了降、债转股所涉及的不良资产处置方面的配套政策,如允许以债转股为目的转让单笔债权,提高债权转让的便捷度;出台了比较全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让企业重组、破产、注销、清算过程中可享受一系列政策支持。
债转股“救急不救穷”
开展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是我省降的重要举措。一些优质企业通过债转股后对原贷款不再还本付息,“债主”变股东参与企业管理、分红,可以减少企业利息支出。此举既降低了企业资产负债率,也改善了银行债权结构,盘活了存量资产,化解了金融风险。
如何避免债转股变为“免费午餐”江西银监局副局长柯愈华说,本轮债转股的立意是“救急”“解困”,针对有较好发展前景但水平较高、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帮助其降本增效,为结构调整、脱困发展赢得时间和空间。
《实施意见》明确了债转股的政策边界,政府不搞债转股的“拉郎配”,债转股企业转股的债权、转股的价格、实施机构由市场主体自主协商确定。同时也制定了债转股的“正负面清单”,概括为“四个禁止、三个鼓励”:即严禁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扭亏无望的“僵尸企业”、有恶意逃废债行为的企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且不明晰的企业、有可能助长过剩产能扩张和增加库存的企业参与债转股。鼓励三类企业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即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导致困难但仍有望逆转的企业;因高负债而财务负担过重的成长型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成长型企业;高负债居于产能过剩行业前列的关键性企业以及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企业。 债转股仅占4% 钢铁行业去难在哪

   金融机构也有呆坏账考核指标,债转股以后并不能解决经营不善的钢铁厂盈利点的问题,解决不了低下的生产水平和低效率的管理机制问题,只有实行彻底的转换经营机制,适应彻底的市场经济规则,打破所有制障碍,才能彻底的去,去产能,去行政化。 债转股,什么时候入资本公积,什么时候入实收资本合适

   债转股只能入股本吧。资本公积只是处理有差异时才用得到的。 1999年债转股几月份开始

   1999年债转股政策应运而生。当年7月30日,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发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的意见》(国经贸产业[1999]727号),表示将由国有商业银行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依法处置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同时为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实现三年改革与脱困的目标,设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股权,企业相应增资减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北京水泥厂是符合1999年债转股申报条件的企业之一,也是签署全国首例债转股协议的企业。1996年,作为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北京水泥厂竣工投产,但由于建设所用银行贷款利息过高,所借建行5.25亿长期贷款(本金)至1999年9月债转股时本息总额已达9.88亿元,造成企业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出现连年亏损,至债转股前企业每年亏损1.1亿元以上。
1999年9月,原北京建材集团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经过协商,在京签署了全国首例债转股协议。根据协议,将北京水泥厂欠中国建设银行的长期贷款本金及利息6.88亿元转为信达资产管理公司股份,留下3亿元债务由新设公司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