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要闻 >

折价发行的摊余成本计算

更新时间:2021-12-29 11:55:23

  “摊余成本”是什么怎样计算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但在例题中: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流入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该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流量贴现,即“面值+溢价(或减去折价)=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利息的贴现值”,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测试: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
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表明实际利息率为12%。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359
贷:银行存款 107 359
根据实际利率,编制溢价摊销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时摊销投资溢价。根据表1,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7 000
贷:投资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8.46
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来对在有效期内的流进行折现,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的实际成本(即初时摊余成本)。在受到利息的帐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受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如果购买只用于交易,不会一直持有到期,则初始摊余成本就是买价,而其他费用则在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记投资收益。

  摊余成本是什么怎样计算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一)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二)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三)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仅适用于金融资产)。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
但在例题中: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流入
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的公允价值)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初摊余成本就是求应收本金和应收利息的现值
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根据“新准则”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对于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及贷款和应收账款、满足三十三条规定的金融负债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息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摊余成本的公式为: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偿还的本金-累计摊销额-减值损失(或无法收回的金额)。实际利息率的公式为:实际利率=将未来合同流量折现成初始确认金额的利率。
例1:假设大华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购入华凯公司2005年1月1日发行的五年期并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价格购入100份,支付有关交易费2 000元。该于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后一年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在计算实际利率时,应根据付息次数和本息流量贴现,即“面值+溢价(或减去折价)=到期应收本金的贴现值+各期收取的利息的贴现值”,可采用“插入法”计算得出。
根据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测试: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现值合计 107 359
本息现值正好等于投资成本,表明实际利息率为12%。做会计分录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359
贷:银行存款 107 359
根据实际利率,编制溢价摊销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时摊销投资溢价。根据表1,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7 000
贷:投资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8.46
在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上投资的摊余成本为106 800.54元。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摊余成本就是取得的实际成本=买价+相关费用。而所谓的实际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来对在有效期内的流进行折现,使得折现所得现值总额等于取得的实际成本(即初时摊余成本)。在受到利息的帐务处理为,投资收益的确认金额等于初始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而这一确认的投资收益与实际受到的利息之间的差额就是对初始摊余成本的调整额。调整额为正,则摊余成本会增加,调整额为负,则摊余成本会减少。
如果购买只用于交易,不会一直持有到期,则初始摊余成本就是买价,而其他费用则在编制会计分录是借记投资收益。

  溢价发行,按实际成本计算摊余成本做账,谁能把这里面的问题给我讲清楚,通俗点,最好举个例子。

  比如某公司发行了一个,面值1000,票面利率10%,市场利率为8%,5年期,问每年应计利息是多少
步骤一求出理论价值:PV=100*(P/A, 8% ,5)+1000*(P/F, 8%, 5)=1079.85
步骤二编制折溢价摊销表:
年数 期初价值 + 应计利息 - 实际支付利息 = 期末价值
1 1079.85 86.39 100 1066.24
2 1066.24 85.30 100 1051.54
3 1051.54 84.12 100 1035.67
4 1035.67 82.85 100 1018.52
5 1018.52 81.48 100 1000
应计利息=期初价值*市场利率
实际支付利息不是计入利润表的数,而是计入流量表的数
应计利息计入利润表

  实际利率法摊余成本的理解

  发行的票面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可按超过的面值发行,收到的金额高于票面价值总额,就是溢价发行;相反就是折价发行。
关于应付的“应付--利息调整”科目的确定额,实际上就是发行时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其发行的的票面价值总额之间的差额。溢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应计入“应付--利息调整”科目的贷方;折价发行时,这一差额就在“应付--利息调整”的借方。
摊余成本就是企业实际收到的金额通过各期的调整(利息调整)后的余额。这一余额又会作为下一期调整的基数,再次进行调整。一直将企业溢价或折价(实际上是多收或是少收的金额)而记入“应付--利息调整”的金额,调整完。到最后一期调整后则是摊余成本等于的面值。即“应付--利息调整”的余额为O。那么,溢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折价时,摊余成本=实际收到金额+每期的调整数,将成本为下一期的摊余成本。以此类摊。(第一期的摊余成本就等于发行时收到的实际金额)
每期的调整数(每期“应付--利息调整”发生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票面利率与摊余成本×实际利率之间的差额。
具体的会计处理:
应按照应付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科目,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付未付利息,贷记“应付利息”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应付——利息调整”科目。
由于发行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方式,所以为筹集发生的费用,就应记入“财务费用”。如果是为了某项特定事项而发行的专项,则应记入工程成本或相关费用中。如企业为建造厂房,而发行的,记入“在建工程”科目;为生产产品的,记入“制造费用”等科目。

  应付期初摊余成本

  利息作为发行价格的抵减。溢价发行,增加溢价金额,折价发行,抵减折价金额。面值发行,就相当于溢价了,溢价金额为利息。
发行费用在实务中,通常在发生时算作当期费用的支出。这样便于核算。

  持有至到期,可提前赎回,期初调整后摊余成本计算步骤是是什么

  1、2005年到2009年5年的利息调整摊销合计应该等于21650,所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2-4319-4535=4766,所以2009年利息收入=30000-4766=25234。如果直接用公式计算利息收入,2009年的利息调整摊销不会等于4766,也就不会把摊余成本调整到500000,这是由于前面的计算四舍五入,累计到2009年造成不等,所以2009年要采用这种计算方法而不是直接用公式,只有这样才能将四舍五入累计的不等消除,使得最后一年摊余成本等于面值500000。
2、200000*0.952381+30000*0.952381+18000*0.907029+18000*0.863838+300000*0.863838=510075
当期收回本金的现值=200000*0.952381
当期利息的现值=30000*0.952381
以后期间利息的现值=18000*0.907029+18000*0.863838
剩余本金的现值=300000*0.863838=510075
这个计算式计算的时点是2007年1月1日,收回本金200000是在2007年12月31日,即还有一年的时间,实际利率是5%,2007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1年,所以用一期现值系数0.952381,2008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2年,用二期现值系数0.907029,2009年12月31日距离2007年1月1日有3年,用三期现值系数0.863838。
票面利率6%,2007年的时候,本金还是500000,所以当期利息=500000*6%=30000,2007年12月31日,收回本金200000,则剩余本金只有300000,2008年利息=2009年利息=300000*6%=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