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业界 >

亿联网络视讯产品总监蔡敦雄:亿联要做面向未

更新时间:2020-12-23 14:45:16

  疫情就像催化剂,将各类视频会议工具推向了时代的浪尖,政府在线沟通、学校远程授课、医院远程会诊、企业内部协作都离不开视频会议。5G、云计算、AI等技术的兴起,也让视频会议有更多创新的场景应用。

  面对市场和技术的双重变革,亿联网络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前进的脚步。今天,记者就此专访了亿联网络负责视讯产品的产品总监蔡敦雄,分享亿联在视频会议领域的布局,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

  亿联网络的发展之路,从来不是独自前行。在视频领域,亿联网络在投入研发深化积累之余,还积极拓展与伙伴的合作,拓展生态外延。

  近期,亿联最新的安卓一体机视频会议终端MeetingBar A20接连获得微软Teams和Zoom的高规格产品认证。亿联的会议电话CP900和超高清USB摄像机UVC30组成的小型会议室音视频设备方案,也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的严格评估,获得认证肯定。亿联网络是唯一一家产品通过这三个平台认证的中国企业。

  对于亿联视讯终端通过多方权威平台认证,蔡敦雄表示,"亿联与这些平台的合作,主要提供为各类场景定制的终端能力,与不同的云平台联合,形成更加多元、更加灵活、多方兼容的视讯方案,能够服务更多用户群体。"

  接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亿联网络专注音视频领域,秉承开放兼容的理念,在实现智能通信愿景的道路上,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制定行业标准。

  其实,想要加入这些国内外权威平台的"朋友圈",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音视频通信本身就是一个相对专业的领域,面向企业提供服务则要求更为严格。产品想要获得这些"大咖"们的肯定,必然也有极高的门槛。

  "亿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没有放松过对研发、产品的投入。因为我们知道,只有专业和深度才是硬实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蔡敦雄表示。而亿联在音视频领域的专业和深度,在各类视讯终端产品上便可见一斑。

  一款视频会议产品专不专业,最核心的就是看产品的表现出来的音视频品质是否过硬。亿联网络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已发展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在通信终端领域与国外同行一较高下的研发型企业。终端产品收获各方权威认证,正是对亿联产品专业度的最佳背书。

  而亿联在行业耕耘的深度,则体现在终端设备的全矩阵覆盖上,产品包括面向桌面的语音终端、面向会议的会议音视频设备,以及面向个人场景的云办公终端。唯有不断深入用户场景,洞察用户需求,才能在产品策略上精准布局。

  目前在企业通信领域,亿联网络是绝少数拥有全视讯终端自主研发能力,并持续高投入的品牌。

  高品质、全能化、智能化

  身处一个不断创新变革的行业,亿联网络除了积极拓展生态、积累技术外,对未来趋势也有自身的理解。

  2020年对视频会议行业来说是爆发与变革的一年,远程办公一度成为时下热点。即使在疫情趋缓的国内,远程沟通的需求也有明显提升。

  今年年初,国内有超过1800万家企业采用了线上远程办公模式,超过3亿用户使用了远程办公应用。在国外,Flexjob面向1.5万美国职工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员工将远程办公选为最想要的福利,可以更好的满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远程沟通需求,视频会议作为实现远程办公的基础载体,也在快速发生变革。

  对于未来视频会议行业的发展趋势,蔡敦雄表示,"未来的视频会议将会围绕'人'的体验进行发展,变得更加高清、更加全能、更加智能。"

  首先随着网络环境的提升以及视频会议在各行各业中的深度应用,用户对于音视频高清品质的要求一定是不断提升的,比如医生在指导远端完成手术时需要看清每一根血管的位置,比如跨越大洋授课的外教老师希望能捕捉课堂里每位学生的神态,比如指挥中心要求无人机回传的远端画面高度还原现场……

  其次,市场对于视频会议的要求是更加全能。这里说的全能有两个内涵,一个是"全能连接"视频会议终端需要满足对接兼容主流的平台和终端,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另外是"全能覆盖",就是指视频会议全场景覆盖,远程视讯不仅仅局限于会议室中,未来视频会议的发展将应用于更多无边界、灵活、移动化的场景中来。

  第三,视频会议将融入更多智能功能。AI技术拓展了更多视频会议的应用场景,比如人脸追踪、声源定位、自动签到、实时字幕、会议纪要转写等功能的应用。另外,诸如矩阵拾音、人脸重建、视频拼接、多屏无缝视频、全息成像通信等技术也将深刻地影响视讯行业的发展。AI+视频会议还有更多前所未有的创新应用。

  谈到亿联未来视频会议产品的发展,蔡敦雄说,"亿联的视讯产品也将结合我们对行业发展的理解,往高清、全能、智能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做的,是面向未来的视讯终端。"

  蔡敦雄描述了他想象中未来沟通的图景,"在未来,沟通是围绕每个人展开的。设备也好、应用也好,不再是固定死板的形态。人走到哪里,沟通就进行到哪里,数据就在哪里流动,而且获得的信息量和体验是一致的。"